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19643434
中国共产党以百年奋斗把改变民族命运的进程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紧密联系在一起。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3-24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研学活动成果展示
作业内容:学校开展研学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本地抗战纪念馆或者烈士陵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制作手抄报或者撰写有关小论文。
时间要求:一天时间
设计意图:研学活动就是一门体验性很强的课程,能够在高中思想政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带领学生迈出校园,走向社会,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政治认同。
2022-08-18更新 | 9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首都北京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中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暴雨般的呼呼声。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   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材料二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大事件?

材料三   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不断创造伟大奇迹、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中国发展的伟大奇迹,植根于新中国前3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不长的时间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罕见的中国速度。


(3)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2-05-25更新 | 91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   近代以来,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民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二: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 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简要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述这种新型生产关系的特点。
2021-04-27更新 | 2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