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本质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9 题号:19691723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党和国家推动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工作。通过三年行动,国资国企在公司治理、经营机制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进一步强化了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①是推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应的有效举措
②通过完善生产关系以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③说明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都能带来社会的进步
④说明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发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针对当前我国残疾人返贫致贫风险高,残疾人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等突出问题,2021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了提高残疾人保险覆盖率和待遇水平,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等举措,进一步保障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发展。材料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有(   )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来源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总是同步的
③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④改革上层建筑,以巩固经济基础
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③④
2023-02-07更新 | 1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22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京召开。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两会热词”记录时代变迁,反映时代大势,标注幸福刻度,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是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③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能领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地方组织法的修改真正实现了全过程倾听民声、汇集民意、凝聚共识,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①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上层建筑定要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④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8更新 | 10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新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一个重要特色是“纪法分开、纪法各表”,删除了与法律重复的类别;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等情形被明令禁止。这些都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结合“打虎”“拍蝇”的实践所丰富的内容。这些变化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随时变化
③实践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09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