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的生理基础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 题号:19700848
小组辩论活动:“电脑能够取代人脑”VS“电脑不能取代人脑”。小组商议,确定立场,展开一场精彩的辩论活动。
23-24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早在20世界40年代,机器人自我繁衍已经不再稀奇,现代计算机创始人之一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就提出了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概念。他曾经在著作中描述了机器人自我繁衍的条件,即任何能够自我繁殖的系统,都应该同时具有两个基本功能:第一,它必须能够构建某一个元素,并且用这些元素组装和自己一样的下一代;第二,它必须能够把对自身的描述传递给下一代。

所以,有人认为如果未来社会不严格控制机器人,那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人类必须在高科技自我控制的范围内从事智能化的研究。否则一旦失去控制,人类到时成为机器人的玩偶,那岂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自我复制功能在未来社会成为一种可能性,那么人工智能能否产生意识?
2023-12-01更新 | 2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自1962年建场以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肩负起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使命与责任.克服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以坚韧不拔的信念,以攻艰克险的执着,以永不言弃的担当,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论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木,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塞罕坝精神对塞罕坝人创造绿色奇迹的作用。
2019-03-10更新 | 235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观点评析:
(1)简要评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有了人脑也就有了意识。”
(2)简要评析“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就是真理。”
2018-12-02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