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9 题号:19747688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十八大召开至今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要努力拼搏,持续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青少年学生谈谈你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2022年10月16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进行了全面总结,这10年,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古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材料三   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并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解析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和诞生标志。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就青年学生如何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谈谈自己的看法,至少两条。
2023-03-20更新 | 7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百年历程,走过风霜雪雨,创造人间奇迹,我们有责任让历史告诉未来:社会主义不会辜负中国!

百年峥嵘岁月,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处于高潮还是遭遇挫折,中国共产党从未动摇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坚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赓续社会主义的基因血脉。百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真理的旗帜、进行理论的创造,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社会主义参天大树在世界东方根深叶茂。

百年大江奔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使人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使科学社会主义释放出具有强大说服力、感召力的真理光芒!

百年荣光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就把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担在肩上,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2021-11-26更新 | 17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苦苦思索如何“振兴中华”,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建设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3个世界级大海港、三峡大坝……如今,高铁飞驰领先世界,公路纵横遍布城乡,世界大港十之有七,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当初的设想。“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实现蓝图。
2022-11-17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