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0 题号:1975773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赴东方之约,见证开放中国。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2年11月5日10日在上海举办。进博会不仅是全球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集中地”,也是人文交流的“大舞台”。世界透过进博会看中国,中国与世界的优秀文化也在此交流互鉴。

全国多省市在本次进博会上设置了展台,展示百年老字号品牌、年度新品、非遗技术。四川清音《绣蜀》讴歌了“天府之国”的雄阔境界和灿烂前景;国家级非遗赣南采茶戏展示了浓郁的客家文化;观众在杭罗织造技艺传承人指导下,亲自上机体验手工织造过程;牛羊肉泡馍、麻酱凉皮、黄桂稠酒等“老字号”美食则展示着陕西非遗美食的魅力……

来自摩洛哥的铜质手工艺摆件、巴西的“生命之恋祈祷图腾”、智利的马普切部落银制装饰品、玻利维亚的锡制骑士人偶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世界名画马克夏加尔的《巴黎的天空》、爱德华蒙克的《藤椅上的模特》、草间弥生的《南瓜》、班克斯的《爱在空气中》等让文物艺术品板块成为进博会最具艺术气息的展区,人们足不出境就能欣赏到高质量艺术名品。

进博会打开的,不仅是商业、物质的交流之窗,也是文化、精神的交汇之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东西文化交融并蓄、熠熠生辉,共谱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华章。


进博会是文化、精神的交汇之窗。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文化部分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行文化交流。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为期三天的展览中,来自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波兰、法国、土耳其、德国等国家的数百名艺术家的近千幅作品参与展出,海内外百余家艺术机构参展。在博览会期间,还有5场关于中国水墨画、工笔画、陶瓷艺术、紫砂鉴赏与收藏、西方艺术投资收藏等主题活动安排。艺术爱好者可以亲身感受这场艺术视觉盛宴,同时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1)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中国重视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意义。
2017-10-01更新 | 6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在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某省一方面坚持依靠群众,大力支持群众文化创造,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批文化品牌叫响全国,提高了该省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对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发展成果。

材料二   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
2021-03-12更新 | 17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开展的“今日中国”艺术周,秉承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宗旨,为全球各地观众带来“青春光影”中国电影优秀短片展、“传承之路”中国清代陶瓷纹饰艺术展、第32届中日友好自作诗书交流展、“希望的田野”中国民生纪实摄影展、“天山放歌”中国新疆摄影展等版块的精彩活动。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化作为连接国家与国家、人民与人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背景下,全世界的人们需要用艺术来驱散阴霾、砥砺精神、增强信念。全世界的艺术家们更需要团结在一起,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为全球抗疫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世界各国作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不断增进交流互鉴,才能汇聚起强大的力量,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注入新的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举办2021“今日中国”艺术周活动的意义。
2022-04-15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