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197577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时代发展,明信片、书签等传统的文创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如何打造一款既年轻又时尚、既艺术又有趣的产品成为甘肃省博物馆主创团队心头久久萦绕的设计命题。

铜奔马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又称“马踏飞燕”。设计师们决定设计一款以铜奔马正面形象为原型的文创产品——3D卡通“绿马”头套。这款产品一经上市便受到人们的欢迎,网友纷纷留言:“甘博文创搞反差萌,出圈了。”经过这次成功尝试,设计师们更“大胆”了,半年后,铜奔马卡通毛绒玩具问世。一方面,该玩具还原了铜奔马的头部轮廓,保持它凌空飞跃的姿态;另一方面,强化了铜奔马逗趣的特点,将飞燕设计得更加“呆萌”,赋予其可爱调皮的性格特征。事实证明,设计师再一次成功“拿捏”住了“社交密码”,这款毛绒玩具成了2022年夏天的“顶流”。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文化部分的相关知识,说明甘肃省博物馆的成功实践对文创产品开发的启示。
22-23高二下·全国·单元测试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时强调,“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文有脉,行必远。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传统。从《诗经》到《乐府诗集》,从《史记》到《文苑英华》,从《永乐大典》到《四库全书》……丰富灿烂的古籍典藏,饱含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盛世修文是赓续中华文脉的重大文化工程,更是久久为功、绵延不绝的重大文化事业。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盛世修文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盛世修文的重要意义。
(3)古籍不能束之高阁,保护的目的在于合理利用。请为古籍的合理利用提出两条建议。
2024-04-08更新 | 168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党作出实行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习近平还强调,我国的改革开放还会遇到各种难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材料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H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文化建设一直落后,人民群众非常不满意。该市经过调研,决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并定期邀请省艺术团送文艺下乡,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建立“乡贤文化”研究会、建设中华诗词小镇、农村文化礼堂和创建孝德村,弘扬孝义文化;创建乡村大舞台,编排“调解故事”等系列乡村舞台剧,让老百姓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当地还从瓷器文化、古镇村落文化入手,发展文化艺术旅游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市已经发展成经济发达、乡风和美的先进市。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我党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H市的文化建设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3)改革开放必须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同样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请就发扬伟大的奋斗精神写两条宣传标语(每条标语字数不超过14个字)。
2019-03-10更新 | 25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高度重视新时代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举旗定向、正本清源,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材料二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其中关于“第二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创新观点,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在2023年6月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1)“第二个结合”让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相互成就,共同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结合材料,运用“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的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阐释。
(2)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结合超前思维的相关知识,说明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
2024-02-29更新 | 1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