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的特征
题型:复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97949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薇院士和她的团队闻令而动,紧急奔赴武汉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疫苗研发有固有的周期和规律,对这个新病毒的生物特性、致病机理、传播机制、易感人群等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疫苗在人体临床试验前,必须做大量研究,验证临床上安全风险的最低化。临床试验中,陈薇团队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从最少剂量、最少数量志愿者着手试验,观察疫苗的安全性。

为尽快破解病毒密码,研制出疫苗,陈薇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以军人的使命刻苦攻关,经过成百上千次试验,团队不断取得突破。“我们的团队研发能走到今天,过程中首要的是团队的定力,还有我们对自己技术的信心,还有对国内外法规的了解。我们把几十年积累的十八般武艺,应该说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用上了!”


(1)陈薇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研制疫苗,这属于(     
A.变革社会的实践
B.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C.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
D.基本实践活动形式以外的形式
(2)填空。
①实践具有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薇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依靠团队的力量体现了实践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②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研发疫苗的。

相似题推荐

复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1.(多选)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精神史。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锻造形成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集中彰显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十分丰富的价值意蕴。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A.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B.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C.为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D.传承和发展了爱国主义精神
2.党的二十大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等要求写入党章;把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作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写入党章。材料表明(     
A.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B.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的理论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要求
D.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多选)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可以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斗争力量,因为其蕴含着“为什么而斗争”的革命初心,蕴含着“以什么为依靠”赢得斗争胜利以及“以什么为武器”推动“伟大斗争”等问题的答案。下列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A.“以什么为武器”——马克思主义
B.“为什么而斗争”——人的全面发展
C.“以什么为依靠”——人民群众
D.“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到: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哲理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认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铸就了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与红色旅游的深度融入,对党员和群众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锻造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是“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以上三种精神都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知识,说明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原因。
_____________
(2)学校举办延安精神宣传活动。请你说明举办该活动的两点目的。
_____________
6.(多选)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是因为红旗渠精神(     
A.能为民族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B.是应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C.能照亮新时代青年的奋斗之路
D.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7.(多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下列精神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有(     
A.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人民斗争有了主心骨
B.井冈山精神——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延安精神——是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西柏坡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2024-01-30更新 | 49次组卷
复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往返天地间,一拥三十年

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太空会师”。

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打响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收官之战。

1.2022年9月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实施了第二次出舱活动。在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中,航天员们不仅完成了设备与工具的安装,还进行了首次舱外救援验证。这说明(     
①实践有社会历史性,出舱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协作
②实践活动的成功需要人们去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④科学实验是实践基本形式之一,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022年10月12日,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发布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并配上了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著《兰亭集序》中的名句(见图)。这表明(     
A.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B.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民族的传播力
D.中华文化能够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3.随着“神舟十三”搭载物的出舱,太空种子重新成为关注焦点。太空种子是指通过精选作物种子,经由航天器搭载到太空,在空间特殊环境下经过航天诱变使种子发生基因突变,然后再到地面进行优选培育出来的种子。由此推出一定为真的是(     
①有的太空种子不是经过航天诱变培育出来的
②所有太空种子都是经过航天诱变培育出来的
③有的经过航天诱变培育出来的种子是太空种子
④所有经过航天诱变培育出来的种子都是太空种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从载人航天捷报频传,白鹤滩水电站机组投产到高纯靶材,极小径微钻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近年来,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一家家国有企业所作的突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攻克众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因为(     
①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②掌握核心技术有利于提高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
③创新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的必然要求
④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党的领导方式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下列体现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的是(     
A.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B.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C.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发布航天英雄们的先进事迹
D.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提出领导人员入选建议名单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展现了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

材料一   2020年7月2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三号03星送入太空。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研制方案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提供。该型火箭是在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运载能力更大的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的对地观测应用卫星。为确保发射成功,参与其中的科研人员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广泛借鉴国内外同行的经验教训,反复审查,在加大整流罩尺寸、调整三子级仪器舱的高度、改用电子式控制系统、运载能力等多个方面作了改进,在实践中稳步推进工作。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用事实验证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方案的正确性。

材料二   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其中载人航天精神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人始终以发展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艰苦创业、奋力攻关,以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精神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不断推进航天科技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新飞跃:从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到实现我国太空出舱、交会对接、在轨补加等多项核心技术“零”的突破,再到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结合材料一,分析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的发射过程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特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彰显了中国精神的力量。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2-06更新 | 113次组卷
复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伟大事业始于伟大梦想,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团队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然而,航天探索绝无坦途,毕竟浩瀚宇宙是个未知世界,天体运动等规律不会主动暴露出来,因此中国航天人对太空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四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这中间中国航天人经历了“尖兵一号”“东风二号”“长征二号E型”发射的失败。面对挫折,中国航天人没有被失败打倒,而是精益求精,优化技术,提高运载火箭的可靠性,每一次飞行都会运用一些新技术去解决一些老问题,通过不断的试验改进才变得更完美,中国人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航天梦。

1.我们注重传承优良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强大精神力量。这一论断强调了(     
A.人民的决定作用B.意识的能动作用
C.物质的统一性原则D.实践的基础性作用
2.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七次飞行任务。从哲学角度看,“验证”可理解为(     
A.实践B.认识C.感性经验D.理性认识
3.不同时期的神舟飞船的水平有所不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太空探索工程越来越复杂,水平越来越高。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是航天科研团队集体协作的结果。这体现了实践具有(     
A.客观物质性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阶级差异性
4.(多选)中国航天要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新作为需要科学的理论方法进行支撑。这就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航天系统工程理论,运用系统观念,针对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特点,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为航天科技创新汇聚强大动能。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坚持系统观念就要坚持下列观点(     
A.普遍联系B.实践第一C.永恒发展D.统筹兼顾
5.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人对太空的探索为何不是一帆风顺的。
2022-12-09更新 | 1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