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含义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 题号:19824230
文旅产业,是能够满足人们“诗和远方”需求的高雅产业,是低门槛、高就业、广覆盖的大众型产业。请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探究各地在把文旅产业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抓手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出圈、出彩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23-24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H村曾是一个贫困村,安贫守旧思想严重,村民文化素养低且缺乏脱贫技能,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该村两委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指导下,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强调突出“扶贫先扶志与智”的理念。该村通过开展“孝媳妇”“自富榜样”等评选表彰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行脱贫实用技术培训等系列扶志扶智的主题活动,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和实用技能,将“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极大地激发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强大内生动力。短短几年,H村成功实现脱贫,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的角度,分析H村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2)说明H村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是如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
(3)H村是如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功实现脱贫的?
2020-03-09更新 | 18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 列要求。
201841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团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的工程。然而,有专家认为以往的传统文化课程或多或少存在不足。比如,有些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不能按照年级循序渐进,进而给学生带来负担;有些授课方式不够灵活,未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有些则过度强调技能,忽略文化内涵的挖掘,不能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启迪和引导;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专家观点对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启示。
2018-07-04更新 | 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今,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高铁网。而在偏远地区,仍有81对俗称绿皮车的公益性慢火车穿行于大山之间。

近年来,各地铁路部门适应惠民助民需要,结合当地特色,创新打造出一批颇具地方特色的公益性慢火车服务品牌,如慢火车·优生活成铁彝乡情富民号等。列车朝向幸福开,沿线村落特色文化搭上铁路顺风车,曾经沉寂的乡村了起来。

铁路部门下一步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坚持一线一策略、一车一品牌,针对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地域特色,将公益性慢火车与当地产业发展、惠农助学、旅游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说明“慢火车”是如何助推乡村振兴的。
2021-10-25更新 | 1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