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及内涵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2001998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材料一   数字强省,是S省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打造“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数字产业生态,利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传统产业,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实施全链条协同、全要素赋能,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与此同时,该省正在加快塑造以产业链、产业集群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已经形成动力装备、轨道交通、智能家电等143个“雁阵形”产业集群,总规模达7.2万亿元。2022年,S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近七成行业保持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   中国在推动本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参与全球数字创新合作,例如某中国企业协助泰国打造泰国5G智能示范工厂,还有的中国企业在非洲推出“数字创新工程”,进一步帮助非洲国家消除“数字鸿沟”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S省是如何推动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参与全球数字创新合作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指出,目前我国贫困县全部出列,农民收入增速已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

材料二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M市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市,近年来,该市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创新“组团帮扶”平台,开展科技、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架起农产品销售新的桥梁: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果农—消费者”,产销对接,使乡土好产品产销两旺。重视“转型+提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擦亮农产品“金字招牌”,以“小特产”推动农业产业“大变化”,对农产品进行精细化加工,农产品华丽转身,身价大幅度上涨。融合文化、休闲观光、主题教育、乡村旅游等,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通过旅游带动了就业。在希望的田野上,创新发展成为潮流。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M市是如何通过新路径促进乡村振兴的?
2022-07-04更新 | 38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思考“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时,我们注意到了以下数据: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995年的348.6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44万亿元。

2020年,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3.6万亿元,以不到3‰的国土面积贡献了13.3%的全国GDP,培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万家,占到全国的36.3%。

过去5年,全国213万项科技成果实现技术交易,是“十二五”时期的1.52倍。


以上数据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28更新 | 8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6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我国距离打赢脱贫攻坚战只剩下短短400多天时间,为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某校高一(2)班的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以“脱贫攻坚我参与”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材料:

某地坚持城乡联动、以城带乡,走出了一条城镇化和美丽乡村互动发展的特色脱贫之路,该地借助山水自然生态等特色,打起“生态牌”,先后开发了一系列特色景区,打造了樱桃节、蓝莓节等文化节会。2019年,该地樱桃节、蓝募节吸引游客近10万人,种植户凭借节会户均增收3000元,文化节会在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脱贫攻坚带来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该地的脱贫之路是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取得显著成就请分析下表中各项成就的经济影响。
成就经济影响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有效落实

2020-04-06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