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 科学执政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9 题号:2003857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提出的新任务,党和国家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并不完全适应新形势。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在深入研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将其中涉及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内容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2023年2月28日,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

2023年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出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①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涉及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内容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文对外公布。

③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对<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稿征求意见的通知》,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习近平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请写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出台过程的正确顺序(①②③重新排序),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依法执政的。
2022-03-17更新 | 15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国家的经济局势与政治局势是互相推动的。眼下中国经济走冷,中央抓住供给与需求关系中的供给这一侧的改革,为经济升温。所以,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材料一: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召开,会上提出“供给制改革”和配套的“5+4+3”行动方案。“5”是五大政策支柱: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这已经成为2016年各级两会热议的主题)。“4”是四个歼灭战:化解过剩产能、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化解房地产库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各级政府正在积极行动加紧解决)。“3”是三大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党的领导作用是这一改革的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会议刚刚结束,相关的专家学者纷纷作了各种各样的建言和诠释。例如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生产的供给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一方面是生产了大量的低端商品,商品积压使企业变成僵尸,另一方面是消费者买不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大量涌向国外购买,所以必须马上推动供给侧的改革来对接需求侧的升级。
材料二: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制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把供给侧改革搞好对当今中国的政治意义。
(2)供给侧改革会增加有效需求,最终使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供给侧改革是如何打通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推动经济发展的。
2016-05-10更新 | 14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对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提出明确要求。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务必守住疫情防控底线。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好疫情战争,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承担防控责任和义务,筑牢群防群控防线。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全面动员起来,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分析党应如何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巩固住疫情防控成果。
2022-07-23更新 | 1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