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法治中国建设 > 法治社会 > 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9 题号:200788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山东省惠民县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强化专题集中轮训50余次,成功培育出“法治带头人”108名,“法律明白人”344名。以法治文化为引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成2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点”、3个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村(社区)”和2个国家级“法治文化特色阵地”。已实现14个镇级、110个联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110个村(社区)全部选聘法律顾问,并签订“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协议书,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为群众提供订单式法律服务。发挥村级调解委员会的作用,成功调解树木遮阴、建房挡路、家庭纠纷、赡养等常见纠纷959件,切实提升群众对公平法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惠民县是如何建设法治社会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9月12日,《人民法院报》刊登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甲天文章《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实践路径》。文章指出,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是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战略举措,标志着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


(1)“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有何意义?
(2)如何使非诉讼纠纷得以更好解决?
2023-09-19更新 | 1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司法所时刻把为民办实事融入日常工作中,以“听、理、劝、借、退、和”的调解工作法,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该司法所为社区居民评理说事、解决纠纷搭建平台,家庭纠纷、邻里矛盾都能得到妥善解决,营造出“只要你来,我们都在”的暖心氛围。该司法所还深入企业、社区、农村、工地等开展法律咨询和普法活动,努力营造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该司法所的实践对建设法治社会的启示。
2023-11-21更新 | 11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则和各相关方的权利义务,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

当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在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忍受着个人信息泄露所造成的困扰。在我国数字化转型加速、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个人信息处理逐渐成为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新的驱动力,公众对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有着急切期待。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对351款手机应用因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通报批评,25款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下架。随着个人上网痕迹、位置轨迹、消费偏好等活动数据被获取,人脸、指纹、声纹等生物特征信息被广泛应用,个人信息保护成为信息时代大数据应用的一道必答题。

为个人信息保护筑牢“防火墙”,这部新鲜出炉的法律共八章七十四条,其中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信息,不得进行“大数据杀熟”,对公共场所图像采集等设备的安装,对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的使用作出规制等内容,都明确指向了个人信息被泄露、个人权益被侵犯的痛点。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如何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
2021-11-20更新 | 4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