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20080485

材料一   假定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血型各不相同,即他们的血型是A、B、O、AB四种血型中的一种。

甲自述:“我是A型。”乙自述:“我是O型。”丙自述:“我是AB型。”丁自述:“我不是AB型。”在这四个人的自述中,有三个人的自述是正确的,有一个人的自述是错误的。

材料二   ①任何时候,社会上的人们总有先进分子与落后分子,既然曲某不是先进分子,那当然就是落后分子了。②农田收成不好,或因缺水,或因缺肥,或有其他原因。这块农田收成不好,既不缺水,也不缺肥,可见一定是有其他原因。


[探究思考]
(1)材料一中,如果甲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是什么血型?
(2)材料二内容是何种选言推理?是否正确?请具体地说明。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引擎。

材料一   图表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核心产业规模已达 5 000 亿元人民币,企业数量超过 4400 家,融合应用深度拓展,已经实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成 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从而有力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显著提升了研发和生产效率。2024年联想、华硕等电脑厂商都推出了新款AI PC产品,AI PC 可能会占到全球PC总出货量的19%,带给电子消费品市场新一轮商机。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结合上述图表与材料,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分析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对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国资委重磅部署央企发展AI产业、人工智能“国家队”来了!

2024 年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会议强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是央企发挥功能使命,抢抓战略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在国家战略中被明确定位为重要领域,中央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此,甲同学进行以下推理:“只要营造有利于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环境,就能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当前新质生产力得到不断发展,可见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了改善。同时随着国家促进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问题陆续得到解决,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提升。由此推断,出台促进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措施必将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甲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三   A人工智能公司自主研发AIPC产品,销售火爆。 自2024年2月起,B公司为推出本公司同质类产品造势,在网络上散布A公司欺诈销售等不实内容及对A公司高管人员的其他既损性、侮辱性信息。A公司认为B公司侵犯其名誉权,遂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B公司在网络上,对该公司连续发表贬损性、侮辱性的言论信息,且该不当言论信息为一定范围内公众所知悉,导致部分公众对A公司产生负面认识,造成社会评价降低,侵犯了该公司的名誉权,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判令由B公司在网络上向该公司道歉。

(3)结合材料三,运用《法律与生活》《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法院为什么要加强对企业、企业家人格权的司法保护。
2024-04-08更新 | 111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7月,浙江省余姚市检察院收到了一起由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


【过程】

202268日,樊某经人介绍将自己名下的银行卡交到了自称可以办理贷款业务的中介手中。但在办理过程中,樊某的银行卡已用于他人犯罪活动,一天内产生流水54万余元,被害人被诈骗的部分赃款确定进入了樊某的银行卡,侦查人员在侦查时顺势摸到了樊某这条线。而樊某却认为提供银行卡只是为了办理贷款,并且在手机里收到大额银行流水进账的短信后,电话客服挂失了银行卡,而今自己怎么会成为信息网络犯罪的帮凶呢?


【结果】

侦查人员重新调整思路,拨打了该银行的全国客服热线,调取到一段樊某拨打挂失的电话录音,这成了洗清樊某冤屈的关键。由录音可以看出樊某并不具有主观明知性,也就是不具备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要件,所以公安机关对该案作撤案处理。


结合材料,运用“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的知识,说明该案件中法院对樊某行为的判断认定。
2023-11-17更新 | 10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是党的二十大后国家安全领域的首部专门立法,也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第一部法律,为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线履职尽责提供更加强大的法律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部分条款

第十条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依据上述法律规定,甲、乙同学得出如下结论:

甲:只有认真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才能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所以,我们认真落实反间谍法,一定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乙:一个人被当成间谍,或者他自己,或者指使、资助他人,或者勾结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这个人被当成间谍是他自己实施了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所以,这个被当成间谍的人没有指使、资助他人和勾结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指出两位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023-09-11更新 | 3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