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2 题号:2010335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我国各民族始终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借鉴。与此同时,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胸怀同世界其他文明开展交流互鉴。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新时代中国,不断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汲取智慧力量,探索出一条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让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再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新时代中国所倡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着“不同”与“大同”的辩证智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华文明具有突出包容性的重要意义。
(2)新时代中国所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了“不同”与“大同”的辩证智慧。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3)请就新时代青年如何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贡献提出两点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8年11月28日,我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中国第40个入选《非遗公约》名录的遗产项目。

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是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青藏高原是藏医药的发源地、栖息地,早在象雄时期西藏本土宗教苯教出现后,象雄文字就已经记录了当时藏医药学的发展。藏医药的发展以藏族自治区本地的实践医学作为基础,同时也吸收了部分印度阿育吠陀理论和汉地中医理论。藏医药法以青藏高原的雅砻河谷和宗喀山脉的藏族农牧区为集中传承区域,广泛流传于西藏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族自治区,为保障藏族民众的生命健康和防治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藏医药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文化的特征。
2021-01-12更新 | 10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成为人类兰大古老喜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的唯一存活体,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川剧、粤剧、越剧、黄梅戏,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也形成对不同流行地域的覆盖。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吸收了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西方观众看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时,注意更多的是极富表现力的中国式演绎方法,中国戏曲程式化动作传达出的中国美学精髓,吸引更多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阅读材料分析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特征的?
2017-11-16更新 | 56次组卷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吸收了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西方观众看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时,注意更多的是极富表现力的中国式演绎方法,中国戏曲程式化动作传达出的中国美学精髓,吸引更多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结合材料回答包容性是什么?包容性的意义怎样?
2021-01-02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