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走进经济全球化 >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20347586

材料一   2023年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RCEP生效实施以来,不少地方形成了很多创新举措和成果,包括高标准落实RCEP贸易便利化措施,推进实施快运和易腐货物6小时通关;开拓和增加面向RCEP成员方向的外贸班轮、空运航线、铁路货运班列和站点,增强口岸通关效率和通行能力。同时,在前期优化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功能基础上,持续为企业提供RCEP政策咨询和答疑服务,带动地方和企业更加充分融入RCEP大市场,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材料二 2023年开年以来,跨国企业高管纷纷来华访问,全球投资者也开始高调“做多中国”。多位跨国企业负责人均表示,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最齐全的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目前还难以替代。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潜能不断释放出吸引力,外资外企渴望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不少权威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认为中国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和动力。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日益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从倡导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到在G20引导完善国际金融架构,再到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信心、贡献力量。

材料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全球化趋势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逆转。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掌握的大量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地位“收割”经济全球化,左右国际政治走向以获取更大利益,人为阻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其贸易保护主义给全球化带来了更多伤害。经济循环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或者交换)和消费等过程。面对世界产业链重组,个别国家对华实施脱钩战略,产业循环断裂的风险不断突显。我国需要打通经济循环中的“断点”“堵点”,需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化解双循环的“堵点”。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0):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1--13):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哪些机遇?
2.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
3.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哪些阻力?
4.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好经济全球化方向,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5.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中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完善能给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信心的原因。
6.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打通国际循环的“堵点”?
7.出现逆全球化思潮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遏制逆全球化趋势?
8.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生效产生的积极影响。
9.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外商继续扩大对中国投资的原因。
10.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全球数字治理变革方面,国际社会应如何加强合作。
11.有人认为,针对某些国家利用优势地位“收割”经济全球化的做法,广大发展中国家应主动与经济全球化“脱钩”。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12.有人认为,中国也要通过关税壁垒等方式减少对外国商品的进口。你是否赞同该观点?请说明理由。
13.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请你为中国更好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严峻挑战。特别是2019年以来,美国频频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表现出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但是,“逆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化的终结,也难以阻碍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逆全球化难以阻碍全球化进一步发展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2021-12-25更新 | 5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21日至22日,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湖南调研并主持召开先进制造规划发展座谈会。李强总理希望湖南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的高地。

材料一   近年来,湖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全面加快,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财税支持方式,加大对制造业支持力度;优化制造业企业金融生态,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提高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水平。紧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决遏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退出低效产能;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力度, 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现代化水平……

材料二   2023年6月17日, 中联重科越南子公司河内服务配送中心开业仪式在河内隆重举行。中联重科作为湖南先进制造业的代表,紧跟“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深耕海外市场, 持续完善服务网点和服务团队建设,以优质的产品、高效的服务助力海外建设的同时,实现自身海外市场高质量发展。切实加强与 RCEP成员国地方产业合作,强化中日韩区域合作,深化与欧美合作,拓展产业契合点和优势互补点;积极开展海外施工、装备制造,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1)结合材料一, 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谈谈湖南如何才能打造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的高地。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共建 “一带一路”中发挥的作用。
2023-07-11更新 | 2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互利共赢。()
2018-02-07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