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2042258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8月,在财经会议上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之后,中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仅“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就开展了1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包括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独立自主、艰苦创业,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这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火红年代的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新中国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

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初步的系统的思路。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这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社会主义的窗口,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中国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分析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3年6月1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集中批评了“确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秩序”的观点。他说:“有人在民主革命成功以后,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地方。他们没有懂得革命性质的转变,还继续搞他们的‘新民主主义’,不去搞社会主义改造。”当时“右倾的表现”有这样三句话:“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确保私有财产”。他指出这些说法是“有害的”“不妥当的”“不对的”。


结合材料,分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历史必然性和完成的标志。
2022-11-10更新 | 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材料二   这次大会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什么时间节点?”并概括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节点而制定的路线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这次大会”是什么会议?
2020-10-22更新 | 8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398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49次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会议上作《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报告。报告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关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的长短,决定于社会主义改造。什么叫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就是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取消了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农业、手工业集体化。在过渡时期中,是采取温和的逐步过渡的办法,使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一天天地增加。
第二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扩大商业;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和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资本主义。最后的改造是取消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把它变成国家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为什么说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的必然?
(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和意义是什么?
2021-10-17更新 | 1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