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2044459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校高二某班为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召开主题班会。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发言:

同学甲:“我支持严禁中小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因为它对我们学习的影响太大了。”同学乙:“我也支持严禁中小学生在校使用手机,但也有一些同学父母在外地,需要自己使用手机给饭卡充值,这样规定似乎有点不人性化。”……

《通知》第一条:“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


结合材料,说明“《通知》第一条规定”蕴含矛盾观的哪些哲理?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开创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强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就是始终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首先,只有不断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才能为现代化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其次,稳定是前提和保证。中国社会治乱更替的历史表明,稳定的环境是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中国改革的实质,是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新旧体制、新旧利益格局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甚至冲突。没有稳定的政治权威和法律秩序,这些摩擦与冲突就可能导致社会分裂,甚至社会崩溃。最后,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靠的就是一心一意谋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知识,分析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湖南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以普通人视角见证改革开放巨变,纪录片湘剧《谭嗣同》等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前行力量;长沙发挥产业园集聚效应,马栏山蝶变为“中国V谷”,“文化湘军”打造的爆款蜚声国内外,累计实现企业营收超2000亿元;株洲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城社区,夜幕降临后的同心文化广场,村里的文艺队,体育队纷纷“上场”。就在这里,一间农家书屋衍生出了“小书屋”“小讲堂”“小广场”组成的“门前三小”,并在全省得到推广。

只有人民精神需求不断满足、精神力量不断增强、精神世界不断丰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知识,说明文化湘军是如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
2023-06-30更新 | 24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材料一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西方“涓滴效应”认为只要经济总量增加,财富自然会往下“涓滴”惠及底层从而摆脱贫困。事实证明,减贫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涓滴效应”大幅衰减,难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与无指向性的“涓滴效应”相比,中国共产党聚焦“精准四问”,最大化聚合资源,精准配置资源,实现了 “大国”资源与“小户”家庭的“滴灌对接”。


扶持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基层干部进村入户,精准识别贫困群众。

谁来扶: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整合力量开展帮扶,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数百万名乡村干部奋战在扶贫一线。

怎么扶:通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等举措,因地因人制宜开展帮扶。

如何退:明确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标准和程序,设定时间表、留出缓冲期、实行严格评估、实行逐户销号。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实现 “大国”资源与“小户”家庭的“滴灌对接”的。

材料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之后,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必须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原国务院扶贫办的牌子已经摘下,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的同一天,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崭新时代。


(2)结合材料二,从哲学角度,谈谈对“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理解。
2021-04-11更新 | 38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带领的科研组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经过190次失败之后,在第191次的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这个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对疟疾难以根治的缺点,屠呦呦带领的科研组又发明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素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品,因其速效、高效而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我国在原材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拥有全球80%以上的青蒿素资源,同时,青蒿素制成品的市场需求旺盛。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青蒿素产业的发展遇到一些难题:研发投入不足,缺少专利,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战略,我国医药设备制造业整体水平较低,在粉碎、药液分离和质检等方面的生产设备性能差、效率低。


(1)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分析屠呦呦带领的科研组取得成功的过程。
(2)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屠呦呦的成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3)针对我国青蒿素产业的现状,为提高该产业的竞争力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0-10-01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