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1 题号:20482924
在原始部落社会,既没有土地的拥有者,也没有无地的耕种者。美国有位学者说:“在印第安人的村庄里,不可能村子的一头是饥饿与贫困……而村子的其他地方却是生活富裕。”据此可以推断出(  )
①按照血缘关系形成的阶级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
③当时已经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④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原始社会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生产工具先进
C.社会高度文明
D.风俗习惯使然
2023-03-15更新 | 4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2023年2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北尚义四台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尚义四台遗址初步判断为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考古所见成组房址实证了北方地区早期定居村落的出现,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考古的重要突破。该遗址所处时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有(     
①新石器的使用没能够改变低下的生产力
②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生活资料
③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④建立了最早的国家,社会成员开始分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15更新 | 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紧接着带来了(   
①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出现
②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③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④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激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14更新 | 5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