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贯彻新发展理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3 题号:20497546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年。

【压舱之石】习近平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成功实践】近年来,某地坚持城乡联动、以城带乡,走出了一条城镇化和美丽乡村互动发展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该地依托山水自然生态等特色,开发特色景区,发展绿色产业,打造草莓节、樱桃节等文化节,这些举措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也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带来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某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践所体现的新发展理念。
2023高二·全国·学业考试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贯彻新发展理念解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站在历史的交汇点,做好“三农”工作,必须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把绿色作为乡村振兴的“底色”,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意义,并为农村环境整治提出合理的宏观调控措施。
2019-03-25更新 | 26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后,我有一个很好奇的问题,不知能不能问一下?”

2019年3月22日下午,意大利众议院,习近平主席同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临近结束时,“70后”的菲科突然抛出了这句话。全场目光注视着他。

“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听到众人的笑声,菲科补充道:“因为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

习近平主席的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1)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怎样贯彻这一发展思想?
(2)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2-01-12更新 | 3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代以来,从被动打开国门到主动对外开放,中华民族经历了从屈辱落后到日益走向伟大复兴的沧桑巨变。当前,中国已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有效的市场体系和高水平的开放体系,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外国投资目的地之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共建“一带一路”以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发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优势,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建成致富路、连心桥、发展港,也为国家间经贸合作注入强劲动能。

结合材料,阐述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2024-01-04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