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2 题号:2050095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5月,国家体育总局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协力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近日,贵州省黔东南州的榕江“村超”、台江“村BA”活动火爆出圈,不仅“火”出贵州,平均每场现场观众5万人,线上观众超5000万人,而且走向世界,吸引了外国球星、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广泛关注。据相关资料记载,台江县的篮球运动已有80年历史,榕江县的足球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除了历史悠久的体育文化,黔东南州还有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等世界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余项,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当地政府立足实际,坚持“以文为魂、文旅融合”的发展思想,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悠久的体育文化结合起来,让民族文化在赛事活动中焕发新活力。参赛球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中有摊贩、司机、木匠、学生、砖厂老板等,有村民不远千里回家参赛、观赛,就是因为他们心中不能割舍的故土情结、群体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文化的底色是生活,透过文化,看见社会生活健康、快乐、进取的文明成色,看见人民群众自立、自强、自信的独立人格。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火了民族文化,热了地方经济。据统计,比赛期间,游客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住宿业同比增长352%,餐饮业同比增长386%,贵州“两江两村”体育赛事正以其独特的生长模式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结合材料,分析贵州“村超、村BA”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23年春天沙尘暴频频来袭,较往年偏多。沙尘暴有哪些影响?究竟是不是人类造成的?能否“治理”,甚至被“消灭”?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热议。

沙尘暴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影响大气环境质量,造成财产损失,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困扰。但是,从大陆或全球自然物质循环尺度上看,沙尘暴在全球气候和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阳伞效应”“冰核效应”“中和酸雨效应”,更重要的是“铁肥效应”-沙尘带来的铁元素会促进海洋的初级生产,消耗大量的碳,通过“生物泵”向深海埋藏,进而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浓度。

沙尘暴的形成需三个条件:地面有大量松散沉积物、有强劲持久大风、有冷暖气团相互作用。第一个条件,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其他两个条件,人类难以改变。

沙漠分为“原生沙漠”和“人造沙漠”两大类,“原生沙漠”是自然造化的存在,“人造沙漠”通常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所致。治沙治的是“荒漠化”,把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和破坏尽量恢复到原位,而非原生沙漠本身。

沙尘暴能否“治理”,甚至被“消灭”?请提出你的观点,并运用辩证唯物论的道理分析说明。
2023-06-30更新 | 228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2024数字“一带一路”文化出海高峰论坛,旨在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创新,把展现大国气质、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在海外线上渠道传播,让更多的海外民众听到中国声音。

技术革新、载体更新、话题创新,文化出海成果丰硕。良渚、宋韵、诗词,从风雅颂歌到梅兰人竹菊……借助第19届亚运会等国际赛事平台,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魅力。同时,网文、网剧、网游等新载体,承载着东方神韵,在全球刮起“中国风”,成为文化出海“新三样”。

电视剧《人世间》反映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真实的变迁和飞跃,满足了当下世界迫切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的需要。全球风行的《三体》系列小说,借用古典文学、神话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展现了对于人类未来的忧患意识与历史担当。在某网游中,全球玩家可以在游戏世界里体验“彩鹞栉春风”的浓浓中国风情。这些能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文化作品,本质上诉诸的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及最朴素的、最具通约能力的情感。这些作品既有民族性又有跨语言跨文化的全球性视野,受到全球欢迎。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情况令出海有着不同的策略,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是“最大公约数”。文化出海,并不是单一维度的传播,而是要真正在世界范围内直抵人心,跟全球用户形成情感共鸣。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分析中国文化是怎样成功出海的。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我国文化出海的意义。
(3)如何通过更多优秀文化产品,讲好中国故事、反映中国时代变革,始终是文化出海的重要使命。请从唯物论的角度为文化出海走得更好更远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4-05-23更新 | 42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于2022年2月4日至3月13日在中国已成功举办,惊艳世界!


       “推进冰雪运动奋斗成就梦想”,2021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再次点燃冬奥热情。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我们不仅会办好,而且能办出特色、办出精彩。信心源自实力,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地域城域辽阔,冰雪自然资源丰富,冰雪运动文化事业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所有场馆建设提前一年完成,我国很多冰雪项目在几年时间里实现从无到有,有的项目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突出“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推动我国冰雪运动文化事业跨越式发展,补缺项、强弱项,逐步解决体育文化事业中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弱和“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问题,推动新时代体育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如何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2022-04-03更新 | 4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