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文化塑造人生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205960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2022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揭晓结果,550件正能量佳作脱颖而出。《一段相声告诉你,这是“00后”眼中的共同富裕》《藏在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智慧》《中国空间站科创体验基地网络专题《“新起点上的接续奋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果展”网上展馆》……正能量源源不断,有穿越千年的厚重之音,有立足当下的逐梦之影,有浩瀚未来的科技之感。每一位网友,都能从这些优秀的作品中看见不同形式内容、不同呈现视角的正能量,从而由衷地产生共情、激发共鸣。从文字到镜头,从作品到专题,从文化强国到绿色发展,从探天入海到民生小事……正能量蕴藏在社会发展的每一刻,也扎根于国人心中。在一个轻击鼠标就可以与世界联通的网络时代,中国正能量,由一个个真实的人写就,也将由上亿网民线上传递,与时代同频,汇聚起线上线下磅礴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正能量网络精品在塑造网民人生中的作用。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近年来,各地掀起学习国学,诵读经典的热潮。
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说明开展学习传统文化活动的意义。
2018-08-26更新 | 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几年前,涉案剧、反腐剧扎堆荧屏,展示犯罪情节和手段的东西越来越多,导致正不压邪,甚至教会社会上的人犯罪。反腐剧应该坚持“反腐、倡廉、正能量”的原则。腐败不是主流,不能否定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巨大成果。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整治涉案剧,及腐剧进入沉寂的十年。
2015年,中纪委调研时提到,十八大后反腐轰轰烈烈,却没有一部相关的电视剧。2017年3、4月间,投资1.2亿元的现代版官场现形记《人民的名义》应运而生,并以摧枯拉朽之势掀起一场久违的“全民追剧热”。看来,好的东西依然是大家追寻的主流。艺术作品源于生活但是要高于生活,要对现实素材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艺术加工。电视剧不只历史和穿越,《人民的名义》还原反腐生态、反映人民关切、采风真实案件、吻合时代脉搏,是近年来的优质国产正剧。 《人民的名义》每一集都有正面的力量,光明hold住黑暗。
(1)《人民的名义》让“光明hold住黑暗”。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总结实现这一效果的经验。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对反腐剧产生前后两种不同态度的原因。
(3)置身多元文化时代,请就如何吸取正能量提出两条建议。
2017-05-03更新 | 17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野沃土茁壮成长的重要形态。在古代中国,“叶落归根”“告老还乡”作为一种理念深入人心。乡贤多半是告老还乡的文武官员或者有一定功名而未出仕的乡村贤达,在维护和巩固封建国家乡里统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农村日益“空心化”的今天,“退职还乡”实现了宝贵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使社会人才分布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继承“告老还乡”传统,对解决当下农村“空心化”问题和缓解大城市过于拥挤、不堪重负等“城市病”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新“乡贤文化”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2018-07-19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