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集体经济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7 题号:206826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4月20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乡村旅游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导下,《条例》由州人大常委会制定、州人大会议通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为进一步对黔东南州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州人大常委会将“五强化”明确至《条例》内容,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强化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建立乡村旅游资源数据库,提高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以交通、水利及通讯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强化生态和文化保护传承,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培育绿色产品、农特产品和手工艺品等乡村旅游商品;三是强化服务和产业发展升级,通过拓展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开发“产业+旅游”产品组合,促使产业延伸,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协同发展;四是强化宣传和品牌建设推广,依托龙舟赛、村级篮球联赛等民间赛事活动撬动和发展乡村旅游,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融入品牌打造;五是强化制度和体系建设保障,盘活乡村闲置农房和土地、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旅游发展等内容在各项制度中予以明确。

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易地移民搬迁社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州司法行政积极主动作为,在工作中充分注入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服务等社会管理各项工作机制,增强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功能,以基层治理的实效焕发了黔东南美丽乡村、活力乡村的魅力。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乡村旅游促进条例》如何促进乡村旅游、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保障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部分,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部分精神如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1)我国农村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和农民有何经济意义?
(3)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从运用经济手段的角度看,你认为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
(4)农业是生产农产品的行业,据此推断解决好农业问题能从哪些方面促进城市消费者生活改善。
2019-03-19更新 | 3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S村地处Z省三县交界处,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视野开阔,非常适合高空滑翔。多年来,S村由于缺少产业支撑,加之石漠化严重,村集体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为改变这种状况,S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实行“党支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与该省某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滑翔伞基地。S村对接某旅游公司推动某露营基地项目落地,打造“露营+垂钓”“露营+音乐”“露营+篝火”等旅游产品,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滑翔伞和露营基地进驻后,村民获得了定期递增的流转金和农房租金,村集体也相应获得“递增十固定”的收入。短短几个月,村集体就增收10万元,有了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S村已有6名村民在某露营基地就业,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村民们提着土蜂蜜、跑山鸡、土鸡蛋、土猪肉等农特产品摆摊销售,一年能增加许多收入。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S村的发展对我国推动乡村振兴的启示。
(2)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请以“推进乡村振兴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2023-03-21更新 | 62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城镇化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材料一:某乡镇农民长期种植水稻等传统农作物,每亩年均收益不到3000元,由于人多地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党的十八大后,当地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通过组建股份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合同,将农民的承包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粮食生产和景观苗木种植,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村民以土地入股,每亩收益近万元。不少村民成为股份合作社的员工,有的村民用土地流转获得的资金在当地开设小饭馆、小旅店、土特产商店,有的村民还创办了农产品加工企业。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实行土地流转的意义。
材料二:在我国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多次召开民主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我国城镇化的意见和要求。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为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取得一手材料,对党和国家形成科学的方针政策提供信息来源。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3)因为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公共资源、思想观念存在差异,农村的政治参与低效甚至某些岗位虚置。假设你是政治思想宣传员,请就如何引导农民积极地进行政治参与拟定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2016-11-26更新 | 1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