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151 题号:20731191
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周期性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基本特征是(  )
A.大量商品卖不出去B.生产绝对过剩
C.生产相对过剩D.大批工人失业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1】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退让后,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重新觉醒,他们重新组织起来同资产阶级展开斗争,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罢工运动。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劳资关系,资产阶级开始积极谋求与工会的磋商。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①劳资双方的矛盾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②罢工运动能根本改变发达国家的阶级关系
③工人运动可以迫使资产阶级调整劳资关系
④埋葬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使工人真正获解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5更新 | 1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①以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为基本特征
②无法治愈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④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尖锐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9更新 | 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3】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系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面对来自社会阶层、种族、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种种矛盾,资本主义国家通常会采用增加社会福利支出、鼓励慈善事业、加强政治改革等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平衡,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间的矛盾可暂时缓和
②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差别逐渐消除
④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10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