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0 题号:20757475
阅读材料后按要求回答。
某校高一(1)班组织了一次“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社会调查活动。下面是他们调查的结果与问题,请你一同参与。

【调查结果】 

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中后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趋势不断加强,在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为了应对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又进行了一次局部的调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行改革,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存在疑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行改革,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陷入经济困境。


(1)结合材料,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困境的原因。
(2)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系列改革。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结合材料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和原因(直接和根本)。
2023-09-26更新 | 6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集中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材料二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狄更斯《双城记》开篇中的一句话。《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该小说创作于19世纪50年代,正处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种种罪恶和劳动人民生活的贫困化,导致下层群众中存在极端的愤懑与不满,英国社会处于爆发一场社会大革命的边缘,这与18世纪末法国的社会现状极为相似,狄更斯通过对两个城市的对比,给当时的英国社会以借鉴及警醒。


(1)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及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封建制生产关系特点。
(3)结合材料二,联系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说明那个时代“好”在哪里,“坏”在哪里?
2022-09-03更新 | 137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9-1933年的某一个冬天。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美国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和产生的原因。
2023-01-12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