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工人运动
题型:主观题-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2076010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欧洲产业工人已有八百七十四万人,手工业工人达一千一百二十三万人。大工业的发展,不仅使产业工人的数量增多,而且也给他们带来深重的苦难。在资产阶级增加财富的同时,无产阶级面临的却是贫困、疾病和死亡。一八五七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大批工人失业,在业工人工资降低,他们的经济地位更加恶化,从而造成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推动工人运动重新走向高潮。

材料二   《共产党宣言》吹响了工人阶级革命的号角,成为革命运动的先导。《共产党宣言》以其科学的洞见、深邃的思想和磅礴的气势,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开辟了人类思想的新纪元。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在人类思想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有人说,《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历史前提,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标志着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对此简要评析。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作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而两大发现又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文中还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根据上述结论简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021-11-04更新 | 6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实际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这个“脉”,就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从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到19世纪初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状况,提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指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科学社会主义代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潮流,自此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必然性。
2023-09-03更新 | 535次组卷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者和创立者,马克思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但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出现的,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它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也有它产生的历史前提。


(1)指出材料中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理论基石分别是什么?
(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的标志及时间。
2023-10-04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