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4 题号:208523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合作持续释放新潜力,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正在扩大在埃及的存在:中国各银行为埃及新行政首都商业区建设提供了约85%的资金,并参与了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的开发,中国巨石埃及公司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如今已成为苏伊士运河经济区项目中的龙头企业;中埃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秉持透明、平等、公平的原则,不断增强政治互信,先后签署了“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为双方企业的经贸合作、公平竞争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中埃不断加强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对话磋商,合作处理贸易欺诈,减少贸易纠纷,监督进出口产品质量,共同打击跨国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行为,以保障两国贸易关系长期稳定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在对外发展中,国家如何为我国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营商环境。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生产的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我国种业发展还面临不少难题,如同质化严重,突破性品种少,育种效率低;科研基础薄,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种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限,突破性自育新品种匮乏。此外,我国育种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以论文,课题为导向,而发达国家则采用企业化育种,以市场、农户为导向。鼓励科企合作,让科研人员为企业育种,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是解决困扰中国种业的科研生产“两张皮”难题的有效路径。只有较好地解决了种业创新的这些症结,才能真正打好种业翻身仗。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振兴种业保障粮食安全。
2021-09-25更新 | 268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全国的目光再度聚焦深圳,“深圳故事”再度被讲述,它与不断发展的“中国故事”紧紧相连。

1979年,深圳创建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1981年全国第一家外资企业营业执照落户深圳。

1982年,深圳率先放开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终结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近四十年的票证制度;1983年,新中国股票的前身一第一张股金证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1981年深圳率先突破固定用工的传统体制,实行“双向选择”,确立了劳动合同制和配套制度。

2017年,深圳海关落实全国通关一体化全覆盖,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以上。当年深圳市累计进出口2.8万亿元人民币,继续位列内地大中城市首位,实现25连冠。

今天,深圳人均GDP达2.71万美元,与中等发达国家西班牙和韩国相近。经过40多年的建设,深圳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拥有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亚洲最大陆路口岸,拥有华为、平安、腾讯、万科、恒大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多项奇迹。


结合材料从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角度论述深圳经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要求:
(1)运用相关知识概括深圳崛起的两个经验,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深圳崛起”故事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19-05-06更新 | 4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人文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旅游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能让“文化+旅游”实现“1+1>2”。

近年来,我国文旅消费出现了一些变化:

人们在参与文化和旅游消费时,对游憩空间的诉求更高,更愿意跟熟悉的人一起出行,使得旅行团进一步小型化。

人们更愿意根据兴趣参与文化和旅游活动,相约近郊玩剧本杀、露营、观星、徒步、骑行,或者去图书馆读书、博物馆看专题展览等的越来越多,旅游市场加速分化。

人们依托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享受数字文博、云展览、云演播、网络直播等服务的兴趣高涨。

人们更加在乎旅游中的精神共鸣,希望增强文化获得感,意味着人们对文化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需求变化了,新的业态也相继涌现。最多的恐怕就数新兴都市休闲业态,火锅巴士、周末请上车、游船茶吧相继出现。近郊休闲类业态也非常典型,露营乐园、“旅游+轻体育”“旅游+国潮”等受到市民家庭和年轻人的喜爱。亲子研学类业态也更加丰富,森林探索、标本采集、绘画素描等研学产品创新不断。

(1)根据材料,概括文旅消费变化呈现的新特点(至少2个),并说出得到该结论的推理形式。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文旅融合释放经济发展活力的经济逻辑。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旅资源丰富,世界文化遗产占全球的80%。“一带一路”为中国文旅产业在国内外的新布局和新发展创造了良机,而中国文旅产业又为“一带一路”建设疏通和扩展了更丰富的合作发展渠道。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3)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文旅融合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2024-01-20更新 | 2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