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2085478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23日,济南市文联“喜迎二十大,书写新黄河”文学采风创作活动走进历城区。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助力“黄河战略”的实施,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软实力,作家们沿黄河历城段一路东行,了解黄河险工的作用、维护,采访工作人员和附近村民,感受黄河治理几十年来的变化以及黄河沿线的民俗风情和黄河历史,采风团一行还寻访了黄河沿岸的历史遗迹、民俗风情、先进人物,力图通过第一现场感受黄河的历城篇章。本次活动将进一步推动作家们开展文学创作,讲好黄河故事,感受黄河秀美与魅力,紧紧围绕历城地域文化与黄河的关系、历城黄河故事的特点,谱写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叫得响的优秀作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用文学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起步先行、探索路径作出文学贡献。


结合材料,说明济南市文联“喜迎二十大,书写新黄河”文学采风创作活动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2015年3月8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明年将有25个省区市在高考中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总体上符合我国国情,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科学选拔人才,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积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体现的哲学道理。
2016-11-26更新 | 9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智能是通过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广阔,但其潜在的风险也引发广泛讨论。有学者认为,在面对复杂的伦理问题时,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陷入不可预知的选择困境。更有学者表示,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与人类互补,增强人类的能力。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力和目标,而机器只关注如何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


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争论深化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推动人工智能迈向更广泛的实际应用。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说明。
2021-12-08更新 | 7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书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活动主宣传语: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节目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一轮查字典、手写热、练书法的浪潮。
材料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制定新规范,才能拥有持久生命力。1982 年宪法实施后,我国分别于 1988 年、1993 年、1999 年、2004 年进行了 4 次修改。2004 年宪法修改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又有了许多重要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重大战略部署,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为适应新形势需要,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8 年 3 月 11 日下午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对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央视科教频道推出汉字听写大会的原因。
(2)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不断修改宪法?
2018-07-26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