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0 题号:209194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发布的《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3)》数据显示,2022年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的贡献率达20.9%。蓝色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材料一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广东是海洋大省,立足海洋资源禀赋,广东坚持陆海统筹、山海互济,着力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针对当地经济的特点和优势,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提出了诸多创新性的政策:打造亚洲最大的海洋大数据中心,依托大数据技术,海洋环境监测、海域管理、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都迎来了新的突破;严格落实绿色低碳环保要求,做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动海洋旅游业与当地的文化、体育、度假等产业融合发展。

材料二   广东持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推动汕头、湛江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重要发展极;加速建设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把海洋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全产业链培育海洋牧场大产业;全力构建从种业、养殖、装备到精深加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聚力构建千亿级、万亿级海洋产业集群;加大海洋渔业服务公共投入,完善海洋渔业的社会化服务,以及提供现代海洋产业人才和科技、现代海洋产业体制等保障。广东持续唱响“海洋牧歌”,全力推动海洋强省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蓝色经济”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广东是如何持续唱响“海洋牧歌”,全力推动海洋强省建设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科技是立国之本,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体现,科技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国力的强盛与否。

材料一   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蔬菜已经成为寿光的金字招牌城市名片。新时代寿光模式升级再出发,寿光蔬菜重塑绿色科技品牌灵魂,引领第三次蔬菜产业革命。新时代,寿光蔬菜面临的课题是:如何从多到优的高质量发展。如今,寿光蔬菜围绕高品质、特色化搭建6大平台,从科技、标准、监管、人才、销售、金融六个方面,构建寿光蔬菜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农业体系。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通过品牌效应加持,提升蔬菜终端附加值,努力构建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以企业品牌发展为核心、以单品品牌打造为动力的农业品牌发展新格局,加快推动寿光蔬菜走向高端。

材料二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这对于回应科技界关切、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人员获得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做好减法尤为必要。此次出台的《意见》,突出的特色就是做减法。从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到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能减则减、应放尽放。做减法,也是做加法。减掉的是繁琐、过时的机制障碍,增加的是创新创造的奔涌活力。以扩大经费包干制为例,自2019年以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开展包干制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位青年科研人员提起,正是在包干制的支持下,他回国后及时购置了专门的仪器设备,避免了申请项目等米下锅,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高质量的科技成果。

科研经费管理是科技管理改革的重点,是改革的撬点。管好用好科研经费,更好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对促进科技事业发展至关重要。把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举措落到实处,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1)结合材料一,运用尊重客观规律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的知识,说明寿光是如何引领第三次蔬菜产业革命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知识,谈谈该如何做好科技管理改革。
2021-10-27更新 | 20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共青团的百年历史就是听党话、跟党走、为党育人的百年历史,也是扎根青年、团结青年,播洒青春、镌刻光荣的百年历史。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坚持党的领导的立身之本,塑造了共青团坚守理想信念的政治之魂,塑造了共青团投身民族复兴的奋进之力,塑造了共青团扎根广大青年的活力之源。“四个塑造”概括了一百年来共青团坚定理想、矢志不渝形成的宝贵经验,是共青团面向未来、再立新功的重要遵循。

但近年来,也有一个违和的跳音:“躺平”。躺平并非今天社会的主流,但也传递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心态:社会物质丰裕下的安于现状、时代开阔变迁中的犹疑观望、再攀高峰时的畏难情绪……回望民族复兴的征途,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中国的成立,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哪一个又是躺着“赢”来的?没有一项崇高的事业不经艰难,蓝图宏伟,任务必然艰巨。理想远大的个人、成熟理性的社会、目标笃定的民族,不会相信捷径!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今天,我国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建功新时代,奋斗正当时!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四个塑造”对广大青年面向未来、再立新功的重大意义。
2023-01-29更新 | 25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碳达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碳中和是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习近平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艰巨,需要付出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努力,必须系统谋划“碳中和国家”建设方略路线图,久久为功。如要将数字化和低碳化相结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改变能源结构,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加快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及分解落实机制,严控一些地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反弹等苗头性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应如何坚持按规律办事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2021-11-27更新 | 2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