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66 题号:2092299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建设方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强调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材料表明(     
①获得正确的认识总是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推动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
③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可以有多个
④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解题方法
【推荐1】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人们期待着一个全新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绿色时代”。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产生了更深刻的变化。可见(       
①人类全部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认识发展变化的动因
③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
2024-01-31更新 | 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为实现高产、优质抗病虫的目标,而忽视对种子适度休眠的保留,科学家培育的水稻、小麦等常发生穗发芽现象。经科研攻关,中国科学家找到了调控水稻、小麦种子休眠的关键基因SD6和ICE2,有望为解决种子穗发芽导致的农业损失提供有效方法。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科研攻关是找到种子休眠基因的基础
②避免农业损失的需要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新研究推翻了关于作物培育的原有认识
④解决农作物穗发芽问题是该科研的目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10更新 | 8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我国科学家在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之后,又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成高浓度乙酸,并利用微生物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这一研究成果能助力高附加值化合物的生产,促进新型农业和生物制造业的发展。这说明(     
①运用新手段、新方法往往会有新发现、新认识
②实践不断地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③科学实验的目的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④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科学性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04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