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民族节日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8 题号:2094912
文化学者于丹说过:“民族节日是一种信号,让所有属于这个民族的人会因为这个时候去共同进行一个仪式。”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④民族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14高二上·江苏盐城·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奥运场馆的建设和赛后利用是历届奥运会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在奥运筹办之初,北京就策划了奥运会后的京张文化旅游带的建设与运营。我国依托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等场馆使之成为展示奥运文化、中国文化、北京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由此可见(     
①奥运场馆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奥运场馆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③要主动推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④文化交流传播不能离开文化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29更新 | 1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下列诗句中描写元宵节的是(     
A.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B.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C.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D.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绕月下月如银。
2021-02-28更新 | 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在贵州长顺,布依族农民携手收稻谷、打糍粑;在安徽宣城,家家户户忙着制蜜枣、迎中秋;在四川泸州,邻里聚在一起点桔灯、吃橙子……同一片星空,赏同一轮明月,无数中国人通过各种方式迎中秋、庆团圆。对中秋节的当今文化价值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精神的回望,表达中国人怀远望乡、家国一体的情感与信仰
②是文化的纽带,促进交流互鉴,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意识
③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也变化发展
④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16更新 | 3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