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的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5 题号:20953686
2023年夏季,暴雨侵袭,京津冀等地遭受严重水害。灾害面前,到处都是平凡人挺身而出的身影。对K396列车上乘客展开大救援的落坡岭村民、逆流而上用铲斗营救一家三口的房山师傅、抢险救灾行动中落水牺牲的蓝天救援队队员……这一切传递的是守望相助的暖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于中华儿女的抢险救灾实践中
②互助意识是“我为人人”的思想在人们头脑中的客观反映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和社会历史性
④守望相助体现了正确价值观对人的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通过古诗中对雨景的不同描写,我们可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①意识活动受到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       ②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活动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诗句的不同源于主观思想的差异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0-06-01更新 | 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21年《大决战》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全景展现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史诗般呈现波澜壮阔的中国命运大决战。该剧也塑造了武雄关、王翠云、林稚文、乔三本等带有艺术虚构成分的士兵和平民角色,用以阐释三大战役胜利的本源即“人民战争”的胜利。这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意识是对现实的能动性反映
④文艺作品的内容来自于人的想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11更新 | 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月亮”被中国古代诗篇赋予了不朽的生命。如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如苏轼诗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上述诗句能反映景随情迁,从哲学上看其原因是(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人的思维运动是相对的、暂时的
D.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021-08-06更新 | 1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