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154 题号:21064094
2023年6月28日,“守正创新,让青少年更好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主题沙龙在上海举办,本活动聚焦青少年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共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举办该活动(       
①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②能够增强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③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                         
④在于中华文化优于外来文化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1】天地共鸣,四海同音。今年中秋,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再次火出圈,其中用10种语言唱响的《千里共婵娟》拉近了全球各个地区的人,引起大家精神上的共鸣,以全新的艺术形式营造“美美与共、和谐共生”的友好氛围。这启示我们(     
①人在不断创造文化,同时也在享受文化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保护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文化优越性
④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文化才具有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30更新 | 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2】藏传佛教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产物。宗教建筑是外来宗教中国化、本土化的最具体的体现,也是中国化、本土化的一种载体。如大昭寺,以藏式建筑为基础、藏族群众形象为标准,塑造了佛王一体的观音像。这种“本土文化”现象(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②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③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有利于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3更新 | 7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3】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化的“失语”,产生的不仅是繁华散尽的失落,还意味着民族身份的模糊。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繁荣是促进本民族文化繁荣的基础
B.振兴本民族文化就不能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
D.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024-03-06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