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题型:主观题-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0 题号:2110284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人类社会的最优选择。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从根本上讲,不是个人的天才预想,更不是马克思在大不列颠图书馆进行纯粹理论推导的结果,而是社会演进的客观必然性的反映。社会主义诞生以来,历经沧桑而不衰,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吸引着亿万群众为之奋斗,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分析社会主义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2021-09-30更新 | 97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真正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调查,种粮户的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15%。同时,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口和劳动力。


(1)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合理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请按示例列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完成下表。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人们需要更好的教育整体教育质量有待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2021-09-20更新 | 255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曾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这种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中国所选择,意味着它合乎中国社会的迫切需要,其中必然包含着文化上的需要。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然深深地打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和烙印。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首先要让马克思“说汉语”。这种语言层面的转换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而是以中国人所特有的言说方式去解读马克思主义,即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式诠释,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并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让马克思‘说汉语’”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100~150 字左右。
2023-11-01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