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21127493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作出深刻阐述、提出明确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在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才能作出正确的顶层设计。

材料二   在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为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提供了稳健的制度保障。结合材料二和相关经济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材料三   在正确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处理好这对关系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中国式现代化应当而且能够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的动态平衡”这一信念的科学依据。

材料四   在正确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内部可循环,并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4)有人认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时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那么我国只需要做好国内大循环就可以了。”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批驳。

材料五   在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就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


(5)结合材料五和恰当的哲学知识,分析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6)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请在上述五对关系之外再列举一对,并对其做简要说明。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摊经济”是城市烟火气的重要标志,其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忆往昔:上世纪八十年代,昆明“地摊经济”在长春路(现人民中路)、青年路萌芽发展,后来走向螺蛳湾。“地摊”盘活了经济、带动了就业、方便了生活……同时假冒伪劣、交通拥堵、脏乱差影响市容等问题也层出不穷。随着城市发展,昆明“地摊”也渐渐淡出了市民的视野。

看今朝: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我们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6月4日,至少已经有上海、济南、南宁、郑州、南京、成都等27地纷纷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这可能预示着“地摊经济”将重新成为昆明的一道风景线。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阐释当前我国激活“地摊经济”的理由。
2021-02-03更新 | 5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材料一   在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这四个自信如车之四轮,共同支撑起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的底气、敢于排解万难的豪气和勇气。
材料二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多视角、全方位挖掘数据,梳理、分析相关信息.为生产服务。大数据对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倒逼效应。依托大数据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管理,整合各种资源,开发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拓宽新的市场,成为电商和传统厂商的自觉选择。2017年以来,农业银行联手百度、建设银行与阿里巴巴开展战略合作、工商银行与京东启动全面合作、腾讯携手中国银行……电商的数据、渠道优势与银行的资金、管理优势得到整合;但大数据推动的网络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的快速传播,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我国的相关制度,指出中华民族完全具备傲立于世的自信“底气”的缘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大数据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2018-05-14更新 | 8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8日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这是我国出台的首部针对营商环境优化的法规,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强调了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包括市场准入、平等获取要素、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等环节。例如,明确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各类市场主体均可依法平等进入;国家保障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获取人力资源、资金、土地使用权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应当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对各类所有制和不同地区市场主体平等对待,不得不合理条件进行限制或者排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探究国家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的依据,并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为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0-05-03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