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2121065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与沿线各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软联通”“硬联通”“心联通”。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交通纽带,描绘出新形势下共建“一带一路”驭风前行的生动画面。

中欧班列的物流服务网络覆盖亚欧大陆全境。中欧班列成为沿线国家人民的“购物车”,中国的家电、日用品以更快速度、更优价格到达欧洲,大大提升了欧洲消费者的福利;欧洲众多企业的产品也能以经济快捷的方式进入中国。班列的开行促使沿线国家不断完善铁路设施建设、口岸建设,还涌现出许多依托班列的新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产业园区。诸多重点项目落地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许多老百姓也改变了以往没有电、没有路的生活。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全球产业链物流链不畅,但中欧班列以全天候、大运量,接触少等优势,有力保障了国际抗疫救援物资和工业原材料、产成品的通畅运输。在乌克兰危机、苏伊士运河拥堵等重大突发事件中,中欧班列仍保持安全稳定畅通运行。截止2023年10月,中欧班列发送货物160万标箱,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货物75.6万标箱,“钢铁驼队”为保障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中欧班列对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2)“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请就如何夯实共建“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2021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调研时再次强调:要发展更多特色产业,靠创新实现更好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茂名市近年来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打造全国最强荔枝产业集群,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运用现代科技率先启动了荔枝田头冷链物流体系,实现精准对接、预冷保鲜解决荔枝保鲜难问题;同步推进荔枝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了荔枝标准化种植、仓储、物流、电商、科研、观光采摘、民宿、等新业态;借助荔枝自然生态等特色,打起“生态牌”,先后开发了一系列特色景区,开展荔枝文化节建设系列活动,提升茂名荔枝的影响力;近年来,茂名立足地域优势,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东“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创建,荔枝“走出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产业辐射带动农户就业,走出了“一果兴,百业旺”的强市富民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茂名市是如何实现发展当地特色农业与促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
2021-07-06更新 | 17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次全会释放未来中国发展重要信号。

信号1——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因此,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信号2——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动力。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如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2021-03-08更新 | 12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4年10月10日,以“中国与欧洲相遇”为主题的中欧论坛汉堡峰会在德国汉堡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中欧论坛峰会主旨演讲中指出,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有开放的信念、合作的信念,就能跨越山川海洋的重重阻隔,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宽广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中国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欧盟是最大的发达经济体,“最大”与“最大”交融、一切都有可能。中欧建交以来,双方贸易增长了230多倍;中欧应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希望欧方对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提供更加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希望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鼓励文化产业和产品服务领域的合作。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进一步加强中欧合作,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树立互利共赢的新标杆》的演讲中指出,欧洲关注中国,中国也关注欧洲。近40年的中欧关系,双方的政治互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共同利益的纽带使双边关系充满吸引力和扩展力,欧洲作为十分重要的战略一极,对维护世界和平有着特殊的贡献;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也致力于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周边环境。希望各国携手共进,相互尊重,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关系》的知识说明中欧双方能达到政治上的高度互信原因。
2016-12-12更新 | 3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