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发展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212379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材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有(     
①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上层建筑的变革能够适应并推动社会的发展
③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社会基本矛盾可以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加以解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恩格斯说过,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如同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改革勾画新的蓝图,提出必须树立“下好一盘棋”的整体思维。“下好改革一盘棋”,正是为了激发“总的合力”,这表明
A.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B.人们通过实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2016-11-26更新 | 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最革命的因素
③生产关系总是与生产力的水平同步发生变化的
④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旧的社会形态中孕育产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08更新 | 1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M镇通过建设家庭农场以及“政府+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了农村产业由分散化向规模化转变,释放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该镇的发展体现出(     
①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直接动力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社会发展是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中实现的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2023-11-16更新 | 4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