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21276097
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作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谚语通常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因此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民间谚语“纸上画藤不结瓜,芦花虽白难纺纱”蕴含的哲理是(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事物价值取决于主体的需要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深圳经济特区诞生之初就受到不少责难和非议,人甚至攻击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租界”。但是当时的中央决策层顶住了压力,坚持思想解放,支持深圳在重大改革上先行一步,在各个方面大胆创新、大胆探索,开启了深圳跨越式发展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也逐渐深入人心。这表明(       
①对主观世界的改造能直接引发客观世界的变化
②深圳跨越式发展的伟大进程受中央意志和意愿的支配
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方向是前进的
④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纳需要一个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高效率、高速度、高质量是深圳的代名词,不过,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深圳还有一番慢生活。调查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当中,深圳人最悠闲,日均休闲时间2.83小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4分钟。在“快”与“慢”的平衡中,深圳正让越来越多人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深圳人的生活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深圳人生活的“快”和“慢”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③事物统一、相持、平衡状态的打破不利于事物的发展
④深圳人生活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2-27更新 | 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理论能否指导实践是判断其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
②理论的价值实现决定于其满足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③理论若不为实践服务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④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3-04更新 | 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晒”,按中文字义解释,就是置于阳光下。时下的“晒”既成了公众的常用词,更成了社会的政治生活形态。晒工资、晒黑族(批评社会消极现象的人)、晒工作等越来越多。许多人成为“晒客”,经常在网上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晒”一下。在网络上,有人专门“晒”别人隐私,随心所欲地“晒”自己想“晒”的东西,而有人专门“晒”我国发展的新事物、社会良好的风气。这反映出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价值观不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016-12-13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