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1 题号:2132028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会理念的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材料一   从清洁能源,到节能建筑,杭州亚运会践行“绿色”办会理念。

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游泳馆,智能导光系统通过屋顶的210根导光管,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场内,每年可节约10万度电。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场馆屋顶屋面覆土面积约2.4万平方米,多种绿植让场馆的绿化率达到45%,既能固碳释氧,又让场馆内冬暖夏凉。位于象山的亚帆中心是杭州亚运会唯一的涉海场馆,“绿色、无废”是它最大的亮点:遵循多山地多陡坡的自然现状,陆上建筑依山而建,顺山体逐步升高,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西湖国际高尔夫球场在设计时针对连接水岸的湿地区域进行挺水、沉水植被的补充,旨在实现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

杭州亚运会多个比赛场地都将转为对公众开放,真正做到让全民共享绿色亚运成果,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念。


(1)绿色亚运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诠释。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中国风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亚运会的吉祥物、会徽、火炬、礼服等的设计灵感源自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传播中国文化、世界认识杭州的重要窗口。不管是亚运会主题推广歌曲还是线上火炬传递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方案”;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此次亚运会上涌现出了一系列全球首推、首创、首用的应用和技术,“潮”味十足,向世界揭开了数字时代的科技魅力,展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崭新颜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杭州亚运会所蕴含的中国智慧是如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十三五”规划是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后的首个五年规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法律条款从47条增加到70条,雾霾治理入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大修后的环保法,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重要的触发点。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与环境质量等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对于公众来说,每一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既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制造者。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每个公民心中树立绿色出行、节能节水等理念,珍惜环境资源,规范自身行为,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
2020-01-03更新 | 59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过去一年,网红旅游城市频频“出圈”,引发不少关注。眼下,正值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热议此事,共同探讨网红城市的前路。

有人认为:网红城市的“出圈”是靠“天帮忙”,特色足够鲜明才能脱颖而出。要么以融合创新意,把文、体、旅、商、农等多领域多要素有机结合;要么以真心换真意,掏出“家底”诚心待客、宠客,给游客最好的体验;要么向科技要助力,充分运用VR、AR、数字孪生等科技手段赋能,拓展文旅边界……

也有人认为:网红城市得需“人努力”,把“流量”转成“留量”,才能将“头回客”变为“回头客”。想要从网红到长红,还需要高质量的服务、产品和体验,而这背后则是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整体社会氛围的打造。与此同时,还得深挖内涵、提供价值,只有依托历史、文化、城市建设的厚土,才能让文旅发展更为茁壮,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头而归。最是一年春好处,期待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温度,不断延续网红城市的热度,共促文旅市场持续“热辣滚烫”。

有人认为:网红城市要靠“天帮忙”,也有人认为:网红城市得需“人努力”。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相关知识,对以上观点做出评析。
2024-05-01更新 | 35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立了共享发展的理念,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央坚持“分类施策”的原则,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提高扶贫实效。

材料二   几年时间里,花垣县对十八洞村的扶贫工作牢记总书记的指导方针,紧扣“精准”二字,下足绣花功夫: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精准发展支柱产业,找准村里所具备的劳务经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苗绣、旅游服务五个优势;同时,精准改善基础设施,先后实施农村“五改”(改厕、改水、改圈、改厨、改路)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此外,精准建设民生事业,精准创新扶贫机制,发展猕猴桃产业。这些都是村里创新扶贫模式的生动实践,除了好起来的基础设施,兴起来的特色产业,更令人欣喜的是,精准扶贫激发出了十八洞村人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动力——“心不贫,志更坚!”


(1)结合材料一,谈谈中央扶贫目标及措施所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2022-07-08更新 | 1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