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49 题号:21346468
“双向奔赴”本意是指相关方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靠近,多用于人与人之间,表达了人们相互爱慕、相互亲近的美好愿望。2023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期间,习主席在演讲中说:“正是人民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双向奔赴”从用于个人到用于国家,使用范围得到了延伸扩展,价值内涵得到了丰富升华。由此可以得出(     
A.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内涵会完全相反
B.认识是变化发展的,词语的使用范围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延伸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词语的使用范围会因人而异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日常生活中的频繁使用带来了词语价值内涵的升华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20176月,我国科学家在美国《细胞》杂志发表论文,揭示T细胞免疫特质。这是国际上首次专门针对肿瘤相关T细胞的单细胞组学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生物信息资源,为从多角度理解T细胞在癌症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癌症这一曾经的“不治之症”带来了彻底治愈的曙光。这一研究成果表明
①科学家能够为癌症治疗“立法”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实践的发展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3-05更新 | 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从而推翻了该领域的传统认识。这说明(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④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2更新 | 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一般来说,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使机器能够竞争通常需要人类智能的复杂任务。现在计算机不仅能完成计算,而且比人脑做得更快、更准确。因此,一些研究人员预计到2080年,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将超过人类,那时我们将第一次不再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生物。从哲学角度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
②人工智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其功能必然落后于人类
③人工智能的思维在不断发展,最终可能超越人类
④人工智能虽强大,但仍是接受人的指令,其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水平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2021-12-21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