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67 题号:214372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对于我们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影响深远。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我们要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两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对该观点作简要阐释。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也会出现曲折,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1)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把下表填写完整。
区别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社会主义      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关系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劳动者受雇于资本家,成为      ②。
产品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      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体现了怎样的信念?
2022-01-13更新 | 9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2月,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社会主义的发展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   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宣传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请回答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分析社会主义历经沧桑而不衰的原因。
2022-11-08更新 | 4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经过艰辛的理论研究和深入的革命实践,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规律,在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发展阶段的时候,就以敏锐的目光和大无畏的英勇气概,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共产党宣言》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确立,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本矛盾也在不断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化。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和最革命的阶级,担负着埋葬资本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向全世界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请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2023-05-15更新 | 1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