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9 题号:21442097

亚运之窗

【亚运看中国】

33年时空跨越,3次亚运东道主花落中国。

1990年:北京2010年:广州2023年:杭州
中国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资金缺口巨大。为此,全国数千万人慷慨解囊,集资总额达到了7亿元。
大熊猫被选定为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取名“盼盼”,寓意盼望和平、友谊,也期望能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利好和希望。彼时的中国需要一个让世界了解的窗口,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的民族自信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与历届亚运会不同,广州亚组委历史性地获得了亚运会市场开发权。赞助商数量、赞助金额远超历届,创下亚运会市场开发成果之最。
“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办会理念,既表达了国人对“和谐亚洲”深深的期盼,也隐含着在金融风暴危机阴霾下,中国携手亚洲各国尽快走出经济发展低谷的决心和信心。
从场馆绝大部分是改建改造,到开幕式展现缤纷绚烂的“电子烟花”盛况,再到将“无废”理念贯穿亚运会筹备的各个环节,无处不彰显着中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责任和追求。
“心心相融,@未来”口号兼具友爱与通达,既承载着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更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1)不同的亚运盛会,一致的价值追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法眼看亚运】

随着亚运热度的持续高涨,出现了一些涉及亚运元素的“搭便车”、“蹭热度”行为。某校邀请法官进校园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对亚运会期间出现的一些违法行为进行解读。

案例一   10月3日晚进行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最后一棒的陈佳鹏“生吃”日本队员夺冠的场景,成为本届亚运会最振奋人心的时刻,陈佳鹏一战成名!甲公司看到陈佳鹏背后所具备的高热度和高流量,未经同意在公司产品中使用“陈佳鹏”商标。

以案释法                                                           

案例二   乙是一名网红博主,拥有近百万粉丝。亚运期间,他将龙舟等体育赛事节目中的直播片段剪辑成短视频,并在某平台播出,获得粉丝打赏。

以案释法                                                           

案例三   依据亚组委授权协议,丙公司应生产亚运会会徽联名款T恤衫1000件。但丙公司未经亚组委授权超额生产联名T恤衫500件并在市场售卖。

以案释法                                                           

(2)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上述案例进行简要解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材料一C县山多地少,贫困发生率高。该县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当地农民历来有种茶、手工制茶的传统,但规模小、布局散、茶产品流通不畅。针对这些问题,该县探索出了产业扶贫新模式,以发展特色茶产业为重点,打造原生态茶示范区,建设茶叶基地,采取“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合作方式,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推动了茶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全面打造“三区四园二基地”(三个农业示范区、四个产业园、两个种养基地)。截至2019年初,该县3000多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摘帽,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材料二在实践中,我国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揺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C县是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我国对‘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历程。
2019-12-14更新 | 13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周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全球193个国家的谈判共识,能够充分表达世界各国的所想所思,最大限度地凝聚了全球共识,是指导未来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2030年, 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一带一路”倡议在愿景目标、行动纲领等诸多领域存在契合之处,将两者进行有效对接有助于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权威性,有助于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价值,进而调动国际社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对他国质疑和误解的有效回应,也是对恶意攻击的有力回击。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加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一带一路”倡议有效对接的意义。
(2)“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理念。请你写出符合这一理念的两条古语及其对应的哲学原理。
2020-06-05更新 | 12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3】材料一   作为“地球之肾”,湿地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湖北地处长江之“腰”,长江、汉江与古云梦泽留下星罗棋布的湖泊,形成全国最大的江河湖泊湿地复合生态系统。近年来。湖北省贯彻新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探索实践湿地生态修复方案。截至目前,湖北省修复退化湿地面积10.79万亩,实施退耕还湿19.16万亩,新增湿地面积7.77万亩。既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优质的游憩休闲生态产品,又提升了周边地区的营商环境水平,走出了一条湿地治理服务城市发展的新路子。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符合中国国情与实际,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丰富了现代化的路径,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当今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合材料一并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的知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3)结合材料二,就其他发展中国家如何建设现代化提一条建议,并说明哲学理由。
2024-01-02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