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自然界的物质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7 题号:2146045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材料一   天津立足自身优势,切实把党二十大的决策部署付诸行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九年来,累计引进在京企业投资项目超6900个;出台《天津市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设立百亿元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树立“大港口、大开放、大循环”理念,打造一流的开放环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优化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资源配置,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天津是如何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

材料二   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补偿,实施退塘还湿;通过人工刈割等方式,清除入侵物种……促进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恢复和提升。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红树林的修复,映射着我国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

(2)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说明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的依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2015年1月8日至11日,玉溪多地降雨降雪,截至1月11日,根据统计,此次玉溪雪灾共造成13232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1855.4公顷,其中绝收面积有296.06公。这些年来,像水灾、旱灾、风暴等自然灾难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突发性极端事件,造成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害。这是大自然发怒的一面。有时,当这些灾难来袭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看到难以想象的画面。环境专家指出,人类对环境的无节制开发是造成这一系列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灾害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为赢得发展新优势,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国家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努力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进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改革,向改革要动力。
(2)请指出材料二中我国发展生产力的措施所蕴含的辩证法道理。
2016-11-26更新 | 33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有人认为:“自然界具有物质性,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则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


你认为上述观点对吗?为什么?
2018-09-24更新 | 8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领泻到平原上。在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随同这种含粉的块茎一起把瘰疬症也传播进来了。”

---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第383页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020-03-22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