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21493732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阅读二十大的相关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各地现代化发展过程的高度概括,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吸收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的现代化,又是一条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摆脱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的“道路依赖”,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宽了道路,提供了借鉴经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材料二   关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1945年7月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党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决定了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的报告中提到“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正是因为具有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和巨大勇气,我们党才能够领导中国人民穿越百年风雨,多次在危难之际重新奋起。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说明中共能跳出历史周期率,坚持“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的必要性。

材料三   某校高三1班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时,在原文中查阅到了这样一段文字素材:“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努力。


(3)假如你是小组成员,请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目标”“我”这三个角度,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写一段合作学习的总结发言。要求:①发言内容包含三个角度②观点明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③字数控制在20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美两国远隔重洋,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但是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航广州,开启两国文化交往大门。两国关系虽经历风雨,但是人文交流从未停止。世界文化之苑百花争艳、气象万千,中美文化交流既要广收博采、包容万物,又要保持各自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唯此才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近年来,在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带动下,两国文化交流合作日益活跃。2015年,中美文化交流大放异彩,中美两国政府与文化机构已分别在对方国家举办了数百场文化交流活动,全面介绍本国优秀文化艺术,为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做出贡献。“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有差异,友谊无国界。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中美两国人民不断加深理解,增进情感,为中美关系的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文化交流作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将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为中美文化交流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6-11-26更新 | 14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模式表现出“非此即彼”的对立性,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资源粗放利用、自然过度开发、污染治理不力等带来的后果,虽然创造了丰裕的物质财富,但是无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生态危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千年智慧,又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科学认识。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1)阅读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摒弃西方现代化模式、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由。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合理性。
2023-12-10更新 | 10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节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随着岭南传统年俗英歌舞等带有中国传统的地域特色的“年味”飘香海外,世界各地新春活动的中国元素更足。舞龙舞狮继续成为海外新春庆祝活动的重头戏,众多戏曲名家也纷纷亮相海外戏曲春晚……

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决议的通过将赋予这一传统佳节更多世界性,推动春节丰富文化内涵的广泛传播,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关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农历新年)能在世界广泛传播的原因。
2024-04-08更新 | 1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