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 建设文化强国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21562520

“村超”入选2023年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23十大流行语”,它由“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缩略而成。权威媒体统计,自开赛以来,“村超”单场最高上座人数超6万,全网浏览超480亿次,抖音视频播放超130亿次,带动了农村产业发展。“村超”大放异彩,“村BA”(乡村篮球比赛)、“村排”(乡村排球比赛)等,也以惊人的能量和独特的魅力快速“出圈”。“村”字头文化让村民文化生活乐在其中,引以为豪。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村”字头的农村体育赛事的文化价值。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感动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档精神品牌节目,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每年通过多种投票方式评选出十位具有年度新闻性人物和团队。他们或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或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作出突出贡献,或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一个个令人动容的名字,一段段催人奋进的故事,让我们从中汲取到“感动中国”力量,朝着他们闪烁的方向逐梦前行。

沈忠芳,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是2022年度中国感动十大人物之一。他曾目睹日军轰炸家园,于是报考飞机设计专业,渴望保卫祖国;毕业后,他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60余载。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弘扬“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对于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说明沈忠芳先进事迹对我们的启示。
2023-12-26更新 | 8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汲古润今、与时偕行,江苏的发展承载着我们永远的桑梓深情。迈进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了我们“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

材料一   2023年5月20日,以“情系江苏 共筑梦想”为主题的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在南京开幕。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展望了江苏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版图”:沿江八市打造世界级扬子江城市群,形成江苏发展的“金色名片”;南通、盐城、连云港打造沿海经济带,构筑江苏向海发展的“蓝色板块”;淮安、宿迁和里下河地区打造江淮生态经济区,构建江苏永续发展的“绿心地带”;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点。四大功能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支撑起江苏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未来。

材料二   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习近平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

(1)结合材料一,分析江苏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版图”规划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简要说明江苏如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2023-11-10更新 | 7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农事节气文化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可以充分挖掘和发挥传统农事节气文化的重要价值,使其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

传统农事节气文化为人们按照农时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提供了科学指导。依照节气加工制作的农副产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用品供给,而且有效提高了相关产品的附加价值,促进了农民增收。如一些地方在白露时节酿酒,在清明、谷雨来临时制作明前茶、雨前茶等,有效提高了相关产品的附加价值,促进了农民增收。依托节气文化组织的文化活动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理想与审美情趣,蕴含着孝老爱亲、睦邻友善、爱国爱乡等中华传统美德,既可以调适农业生产与乡村生活节奏、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也可以为我们正确处理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的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滋养。

在脱贫攻坚中,一些地方推出了“节气+扶贫”模式,实现了文化保护与经济建设“双丰收”。还有一些地方推动传统农事节气文化与地域特色紧密结合,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节气文化,绘就一幅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说明挖掘和发挥传统农事节气文化重要价值的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传统农事节气文化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的。
(3)某班级开展“传承传统农事节气文化,亲近自然,振兴乡村”主题班会,请围绕主题写一份倡议书。要求字数在150个以内。
2024-05-08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