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5 题号:21654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从春秋战国的吴越文化到唐宋的文人荟萃,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一个“文化湖州”。最近,该地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改传统的“送文化”一元主体线性结构为“文化走廊”(以五访形式在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多元主体网状结构,开创了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市场空前繁荣。在收藏市场上紫砂壶受到藏家的热捧,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造假现象,生产经营仿冒艺术大师作品的公司从中获利丰厚。当记者询问被侵权艺术家为什么不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得到的回答是:如果打官司,结果只会是赢了官司输了钱,得不偿失。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
(2)请你评价材料中公司或艺术家的行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材料一   “关于可以把资源用在什么种类的国内产业上,其生产能力有最大价值这一问题,每一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对其经济利益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者好得多。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源,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的问题而且是僭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给任何个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于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把这种权力交给一个大言不惭的、荒唐的自认为有资格行使它的人,是再危险不过了。”

材料二   数据是信息时代日益重要的资源。数字经济有利于减少传统工业对有形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数字经济,北京在行动。

◇大力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办好市大数据中心,推进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建设。

◇统筹规划布局数字基础设施,适度超前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领先的技术能力支撑体系。

◇推进《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立法工作,抢抓机遇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建立数据治理和合规运营制度,加强重要数据安全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筑牢数字经济安全屏障。


稀缺资源如何优化利用,是经济学的永恒命题。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完成下表。
概括材料一的观点:
                    
                      
                      
                      
                      
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材料一的观点不合理的理由是;
                                                   
                                                     
结合材料二,请你为北京发展数字经济提出政策建议:
                                                   
                                                     

2023-01-05更新 | 24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据《人民日报》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平均每18个月更换一部新手机,全国每年废弃手机约1亿部,废旧手机存量达10亿部,而回收率却不足2%,远低于日本、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整个手机重量的35%是被金、银、钯、锡等各类贵金属占据的。一吨金矿可以提炼50克左右的黄金,而一吨废旧手机可以提炼150克左右的黄金。

材料二:废旧手机中含有铅、镉、汞等有毒物质,如果处置不当或随意丢弃则会导致大量的环境污染。据报道,一块废旧手机电池的污染强度是普通干电池的100倍,可污染6万升水,相当于3个标准游泳池的容量。我国回收的手机中,极少数进入正轨拆解企业,多数流向小作坊,他们把手机拆解后,直接用“王水”(硝基盐酸)提取黄金、银、钯等贵金属。小作坊把提取后的废酸液以及其他剩余残渣基本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扔掉,其中的铅、镉、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了环境,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主要体现出单纯市场调节具有什么弊病?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2)依据材料,分析国家应如何维持废旧手机市场秩序、切实保障人民健康。
2021-01-12更新 | 46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是老百姓用生命与健康代价换来的警世之语。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广泛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们自发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微博调查
同学们在微博调查中发现以下现象:
问卷内容 统计结果
你会关注食品包装上的添加剂说明吗? 每次都看 偶尔看看 一般不看
11.8% 35.1% 53.1%
你会用购买零食的钱用于捐赠救助吗? 有时会 不会
36. 7% 21.2 42.1%
你会选购发泡塑料餐盒装的食品吗? 有时会 不会
52.1% 43.4% 4.5%

(1)就上述调查中显现出的问题,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在微博上对消费者发出倡议,拟出倡议主题并说明依据。
讨论争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竞争和利益杠杆的作用,调节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我们周边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往往是由于某些经营者为追金逐利突破道德底线或职业准则。
(2)有同学据此认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是市场惹的祸。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议政建言
同学们还了解到,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流通、市场、消费者,管理学校食品安全的职能部门有十多个,但问题食品“不归我管”之声时常耳闻。
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修正案(八)》单独列明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修改了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条件,强化了刑法对食品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的保护。
(3)请你结合发展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从国家的角度,为破解食品安全问题,建言献策,并说明其经济学依据。(至少三条)
2018-01-22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