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推动高质量发展 > 构建新发展格局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216687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15日,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15日上午,习近平听取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对广西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习近平指出,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强产业的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优势产业,集中优势资源,打造若干体现广西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动力的支柱产业。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加强科教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力度。充分利用沿海沿江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发展壮大林业产业、文旅产业、养老产业、大健康产业,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要增强内外联动,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新布局,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把广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在商贸、劳务、产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1)结合材料,运用“推动高质量发展”知识回答,广西应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接力广西篇章,争做新青年”为主题,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每条字数不超过20字)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材料一


(注意:目前,我国各种粮食的单产水平低于西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尤其是玉米和大豆,仅为美国的55%左右。库销比是指库存量与销售额的比率,是检测库存量是否合理的指标,比率高说明库存量过高,销售不畅;过低则可能是生产供应不上。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二连续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控制化肥、农药施用量,逐步消除土地污染;支持粮企以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实施种粮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逐步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经营体系。制定发布“中国好粮油”标准,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安全保障立法修规。我国粮食产量迭创新高,目前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基本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材料三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虽已超过60%,但生猪、玉米、大豆等优质种源国外依赖度高,某些种源被国外垄断成为“卡脖子”技术。在良种培育、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治理耕地污染促进绿色发展等领域亟待突破若干“卡脖子”技术。只有坚决打赢农业技术翻身仗,才能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政策和体制角度论证“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2)有人认为,突破“卡脖子”的农业技术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请你谈谈对该观点的理解。
2021-05-07更新 | 18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的背景下,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升温,对外经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而中国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却成效显著。十年来,“一带一路”铺就了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留下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见医《共建"一带一路"发展状况》)。


(1)解读《共建“一带一路”发展状况》图中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共建“一带一路"铺就了一条中国和各国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
2023-05-15更新 | 53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氢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它燃烧的产物是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二次能源。如今,氢能正逐步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重要能源载体之一,氢的制取、储存、运输、应用技术也备受关注。世界主要大国都在制订氢能产业发展计划、投入巨额资金,抢占国际氢能产业竞争领域的制高点。

我国在氢能源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技术,但还面临着装备水平不高、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滞后、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等诸多挑战。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中国氢气生产结构现状及预测

       2050年中国各部门和应用领域的氢能需求估计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探究我国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2022-12-19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