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贯彻新发展理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216887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三角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材料一   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一系列成绩单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提供了有说服力的注解:

多年来,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保持在1/4左右,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30%。

2022年,进出口总额占全国35.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40.1%。

2023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国31.1%;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60%,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均占全国1/3,新能源汽车产量约占全国2/5、全球1/4;在建和已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约占全国1/3,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占全国26.4%。

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沿江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沿江省市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的看,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概括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显著成效。
(2)结合材料二,说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如何落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上杭县古田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建设红色圣地、美丽古田取得显著成效。古田镇以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为培育核心,整合优势资源,构建红色文化+N产业体系,形成以红色文化旅游为主导的新兴经济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大格局;明确留空、留白、留旧、留文、留魂、留绿的思路,着力保持古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原有山水风貌和格局,实行红+绿同步发展,以生态宜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古田红色培训、色旅游,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为小镇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498元,比增9.2%。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古田镇是如何通过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的。
2020-02-19更新 | 85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年我国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体系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政策工具。这一体系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碳交易平台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获得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推动完成碳减排目标。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


注:1.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2.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1)结合材料,请你根据图1预测我国未来碳排放的发展趋势。
(2)结合材料和图2,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如何运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推动完成碳减排目标。
2022-04-24更新 | 218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多年来,习近平步履纵贯大江南北,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农家小院,满是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切,还有对老乡们生活的牵挂。

常口村画好山水画

1997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常口村调研时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空气变产品

守山山聚宝

共享大红包

常口村领取了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成为中国碳票第一村。目前,常口村第二期碳票已经制作完成,涉及林地面积7181亩,经核算可达到21139吨的碳减排量,碳票预估能有60多万元的收益。

空气打包,鼓起腰包。常口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治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统筹山水林田湖村等要素,实施常上湖保护修复项目。

2021年,常口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世纪90年代的不足3万元增长到145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9万元。党的二十大前夕,村民们领到一个特殊的红包——村里把去年卖空气14万元进行了分红,每人150元。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阐释常口村在画好“山水画”的过程中坚持了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红苹果映红了老区人民的好日子

2022101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考察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陕北黄土高坡,土壤通透性强,且含多种微量元素,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非常适宜发展苹果种植,是联合国认定的全球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走进陕西延安,梁峁沟壑层叠,连片果园延绵。当地积极作为,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示范推广等方式,实现苹果数量质量双提升。发展了冷链仓储、精深加工等产业,并在乡村旅游上同步发力。支持企业和合作社与果农建立分红、股权等合作关系,形成多元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果农成为产业受益者。红苹果鼓起钱袋子,也映红了老区人民的好日子。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延安的发展经验对坚定走农业现代化新路的启示。

红旗渠畔话振兴

202210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考察时强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矫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解决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在党的领导下,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顶酷暑、战严寒,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万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建成,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父辈当年战太行,我们现在要富太行’‘美太行新时代的林州人又开始续写新的篇章。


(3)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以“弘扬红旗渠精神,做新时代奋进者”为主题撰写一篇微发言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3-02-12更新 | 1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