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作用 >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21703744

☆读书立志

毛泽东同志一生都在坚持读书学习。他主张读书首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面对国家生死存亡,少年毛泽东十分痛心,他决定离开韶山前去湘乡县(现湘乡市)学习,立志“学不成名誓不还”。在东山学堂阅读《世界英雄豪杰传》时,他十分钦佩拿破仑、华盛顿等人,认为在中国也应该有这样的人,中华民族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国家振兴而奋斗。在读书过程中,他意识到国家的危难,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这种责任感深深激发了他求学的愿望,这种意愿不再是从前为了从书中获取乐趣而读书,而是升华为为了振兴祖国而读书。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工作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经世致用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接触社会、了解国情,这是经世致用思想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受到以岳麓书院所倡导的“实事求是”为代表的湖湘实学文化的直接影响,他主张“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要引入实际去研究实事和真理”。随着西学东渐逐渐成为风尚,西方科学重视数据、讲求实证等特点也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较大影响。所以在1919年大量新民学会成员留法勤工俭学时,毛泽东却坚持留在国内,要对中国“加以实地的调查研究”。

(1)结合材料,运用“运动的规律性”的相关知识,从毛泽东读书立志的经历中分析读书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毛泽东读书立志、调查研究的事迹是培育人们家国情怀的生动素材。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毛泽东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围八面绿,水绕二江清。”南平市是福建省重要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达78.89%、耕地和林地面积占全省1/4、林木蓄积量占全省1/3、人均水资源量为8900立方米……绿色生态是南平市最具竞争力的优势。

南平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建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一批典型改革全国瞩目:首创“森林生态银行”、首个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我国南方山区生态资源富集地区探索市场化、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机制提供了“南平模式”。


结合材料,说明“南平模式”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2023-02-11更新 | 13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创作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文化文艺创作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化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巩固基础的意思)的使命。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文艺工作者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0-02-05更新 | 5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停留在数量型发展而非质量型发展,是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在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等跨越发展任务方面紧迫而艰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中国制造2025”就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大变革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哲学依据。

材料二   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诞生至今已有35年,从春节晚会到跨年晚会,从综艺晚会到公益晚会,从线下晚会到线上晚会,晚会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随着综合国力增强,有线电视、互联网迅速普及,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观众审美品味日益提升,晚会文化走进新时代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冲击和压力。晚会从没得看到有得看,再到有选择地看,实际上是高产向质优的转变。当前不少晚会外表美丽夺目却似曾相识,模仿痕迹严重,令晚会魅力打了折扣,对观众失去吸引力和影响力。央视原创文化电视节目的全面发力是近年来晚会文化的最大亮点。《朗读者》的“访谈+朗读”、《国家宝藏》的“记录式综艺”、《经典咏流传》的“和诗以歌”、《一本好书》的“场景演绎”,都令人耳目一新。这些节目的创作者走群众路线,深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拓展选题思路,开辟出了众多新的主题领域,在表现形式、叙事手法等方面,从说教式的知识教育普及,到以故事讲述、情怀传递、文化传承贯穿的全民参与互动模式,打造了能满足广大观众需求、节奏感与互动性强的晚会。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晚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2022-01-10更新 | 1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