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创新的途径 >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4 题号:2175435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亚运会为媒,杭州敞开热情怀抱,向世界呈现绿色亚运、科技亚运之美,展示各方携手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澎湃力量。

[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绿色亚运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的一个重要标志。绿色亚运,就是要把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理念融入亚运会筹办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努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和首个大型“无废”赛事,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目标。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56个竞赛场馆中,新建场馆仅12个,其余均为旧馆改造提升而来,既节约了办赛成本,又有利于赛后惠及百姓。

(1)杭州亚运会的举办能加深我们对实践知识的理解。结合材料,谈谈对实践的理解。

[和合文化震撼心灵]

亚运会开幕式通过地屏、立体透视网幕的配合,加上裸眼3D、AR+AI等先进技术,将一系列体现浙江人文、历史和发展的元素“搬”到舞台之上。杭州亚运会开幕恰逢中国传统节气秋分,当这场盛大的活动与传统的中华文化相连,一种绵长且深厚的文化力量在舞台上展现。从宋韵与芭蕾共舞、音乐剧与越剧同歌中,观众读到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包容。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知识,阐述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成功对举办其他文体活动的启示。

[数字点火创意十足]

本届亚运会的开幕式打造了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首次将实物烟花改为数字烟花。

为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点火仪式,导演团队翻阅了历届奥运会、亚运会的大量案例,最终认为点火方式要回归体育的本体——强身健体,而这绝不是几个人或几群人的事,应是全民的事情。为了让更多人参与点火仪式,导演团队首创了万众参与、数字互联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让全民共同参与。开幕式当晚,上亿人次的线上数字火炬手的“小火苗”汇聚在钱塘江上,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数字人的形象,和现场的火炬手走到火炬台前,共同点燃主火炬。

(3)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亚运会导演团队是如何通过创新思维打造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9年11月25日,由山东省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研讨会在曲阜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会议提出: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要坚守文化本根,反对虚无主义;坚持推陈出新,警惕复古主义;坚信文化理想,抵制功利主义;坚定开放包容,避免封闭主义;坚持与时俱进,防止停滞主义。要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让优秀传统文化新起来、活起来、兴起来,在研究阐发、公共普及、提升能级上探索实践,要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当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路者、先行者,当好文明交流互鉴的友好使者,讲好中国故事新篇章,为中国智慧贡献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知识,谈谈应该怎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9-05-11更新 | 33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22年4月5日,是我们农历传统节日清明节。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但是,受疫情影响,我们倡导网上祭奠、家庭追思、鲜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2022-05-01更新 | 4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慢下来,是近年许多综艺节目的一致步调。一批文化教育、户外旅游、观察类的“慢综艺”,内容充满“烟火气”,画风“暖人心”,观众得以增长知识,收获治愈感。

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的节目《走在回家的路上》,就以“纪实十户外真人秀”的手法,探索以综艺节目传递人文价值的新形式。节目每期围绕一名文艺工作者的回家之旅,在与亲人、旧友、故地的久别重逢中,思考“家”的意义和职业的初心。

对“慢综艺”而言,真实是最好的编剧。《走在回家的路上》节奏舒缓,淡化人为的矛盾冲突,以几近白描的手法呈现主人公不同的人生故事。更难得的是,节目以文艺工作者自身的职业路径为样本,呈现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的同频共振。节目中,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队员们再次相聚,他们感慨,“爱国、求实、创新、拼搏”这就是南极精神。这些讲述、互动,给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带来更多画面外的思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慢综艺”应该如何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2021-03-18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