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21755089
王允在《论衡·别通》中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痛者也……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故入道弥深,所见弥大。”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入道”的深浅影响人们“所见”的大小                    
②“博览”“闻古今”获取的是第一手材料
③人们对不同“事类”的真理性认识不只一个             
④“足行”获得的认识高于博览群书获得的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王守仁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对我们的有益启示在于
①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
③有助于我们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加强道德修养,重视心灵态度对行为方式的决定作用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18-02-07更新 | 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9年9月18日,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这表明:
①真理性的认识是人们一切行动的出发点②尊重规律、利用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③认识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实践发展的程度④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2-13更新 | 7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美两国科研人员最终找到一种检测糖尿病并发症的新方法。该方法只需几滴血,即可发现糖尿病人是否出现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肾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实践证明,新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诸多弊端,比传统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得多。据此可知(       
①科研人员对检测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限制
②糖尿病与心脏病等并发症间的联系是稳定的本质的必然的
③新检测方法处在科研实验与糖尿病人客观病情的交汇点上
④快速精准检测糖尿病并发症的需要推动着科研认识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18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