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217847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年也就升格为“地球节”,为全球提供了共享喜乐和繁荣的机会。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内涵和典型的东方哲学意味。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还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是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也是提振全球经济的最大贡献者。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为富舍中国元素的特色消费品提供了在国际市场上展示的舞台。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外国人体验正宗的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魅力,会有更多的书法、绘画、音乐等在国外传播,推动中国文旅产业走向世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春节成为“地球节”的意义。
(2)在2024年春节来临之际,我同某驻外机构将举办庆祝活动,与各国友人共庆新春佳节。请你为该机构策划本次活动方案,简要注明活动主题、形式。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敦,大也,煌,盛也。”历史上的敦煌,是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战略基地,是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贸中心。敦煌的“桥头堡”地位,让这里成为中西文化的荟萃之地,以石窟壁画、敦煌遗书为代表的敦煌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开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石窟以汉晋中原文化为基础,大胆吸收了中亚、西亚佛教艺术思想内容并将其传入了内地。同时,敦煌石窟又不断将中原佛教艺术在思想内容上的新成果传播到中亚等地,完成了中外文化互鉴交流的千年延续。敦煌存有始于晋止于宋初的3万余卷古写本和一些古刻本,其内容以佛教经典居多,还有道教经典,经、史、子、集四部书等。除汉文文献居多外,还有藏文、回鹘文、于阑文、龟兹文、突厥文、粟特文和梵文等非汉文文献。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敦煌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几代莫高人的心血和付出。樊锦诗,自1963年大学毕业后,扎根风沙之中的敦煌,五十多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这座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被誉为“敦煌女儿”。她说:“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相关知识,说明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的时代价值。
2023-12-21更新 | 52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外合作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的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某些中外合办的大学通过虚假宣传的方式招生牟利;某些学校冒充名牌大学招摇撞骗;有些学校收费标准高、录取门槛低、教学质量差,俨然“文凭批发商”。
材料二: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因其汇聚了中西方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可以促进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相互借鉴。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经济文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长期处于弱势的地位,中外合作办学一定程度上并化为外国大学在华的分校。西方文化强势“入侵”,中国本土的民族文化和学术思想可能被弱化边缘化;学生的精神世界西方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丧失,甚至可能成为“无根”的中国人。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外合作办学对中华文化产生的影响。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就我国政府如何解决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3)结合材料二,以“守住本土文化的根…”为主题写一篇专题报告。
要求:①观点紧扣主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②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阐述。③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300字左右。
2016-11-26更新 | 8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烧沟遗址是甘肃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之一,是一处青铜时期遗址,距今4000-3800年。该遗址位于玉门市清泉乡境内,范围约20平方公里。因处于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或“火烧沟文化类型”。火烧沟遗址的历史价值突出表现在它是我国史前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前沿、青铜冶炼的区域中心,2009年被中华遗产协会评为“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

火烧沟文化遗址因其地处河西走廊,对河西地区的史前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火烧沟遗址所在地玉门是中国最早出现青铜器的地区之一,发达的青铜文化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交往范围的扩大,让玉门成为古代中国最早接受并传播东西方文化的重要地带。从地理位置上看,火烧沟文化遗址恰好处在东西方文明之间,是中原一带古老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接触的前哨。

通过火烧沟文化把内地文化与西域一带的文化联结起来,多种文化和文明在这里交融交汇。冶金技术的早期交流是冶金起源研究的课题之一。目前考古发掘出土和经检测分析的中国史前铜器集中于甘肃地区,以齐家文化和火烧沟文化的铜器最多。这两种文化遗址紧邻新疆,靠近中亚,且发现部分铜器形制包含有西亚文化的元素。尤其是在火烧沟文化中的砷青铜的出现与西亚的青铜冶炼方法相近,而中原地区尚没有发现砷青铜,这说明火烧沟文化青铜技术受到了西亚冶炼技术因素的影响。据一些专家学者研究,中国青铜冶炼技术是沿丝绸之路由西往东传入中国,因此这条路也被誉为“青铜之路”。有专家认为,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甘青地区和新疆地区,再要缩小范围就是河西走廊,因为这里出土的铜器年代早、数量多、技术先进。青铜器的出现是划时代的重要事件,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火烧沟文化因其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而被定为青铜器时代文化,代表了当时西北青铜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在同期文化中一枝独秀。

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青铜之路”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影响。

2024-03-27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